作为宣南诗社的挚友,林则徐于道光十九年被皇帝任命为钦差大臣,在友朋中引发怎样的希望,由龚自珍的《送钦差大臣林公序》可证。较诸龚自珍的浪漫主义,久历封疆大臣的林则徐,在政治上更倾向实用主义,所谓知其不可而为之。他婉拒龚自珍願充幕僚的要求,只身前往广东,首先争取总督邓廷桢、提督关天培等文武大员的支持,特别注意与时任广东巡抚的满洲正红旗贵族怡良搞好关系。怡良继兼署粤海关监督,直接管辖对外贸易,却在林则徐罢官后仍反对满洲正黄旗出身的权臣琦善,表明事关中华文明存亡,满洲统治集团内部已起分化。 民国以来,林则徐已成各级历史教科书歌颂的民族英雄。但揆诸历史,林则徐主要可谓帝国的忠臣。 人们早已指出,满清顺康雍乾四朝,特别是由皇帝而太上皇长达六十四年的乾隆帝,在位期间反复强调的道德最高尺度,就是“忠君亲上”。那反面便意味着明清官方都肯定的所谓朱子学的道德理念,什么三纲五常,什么三从四德,面对满清皇帝的“忠君亲上”尺度,都不过是话一句耳。既然大忠莫过于“忠君”,大孝莫过于“亲上”,那末全部构建于三纲五伦基础上的所谓儒家伦理,岂非毫无价值?如今所谓新儒家,无不回避历史考察,极力宣扬抽象的所谓儒家原教旨主义,奥秘是否正在于不敢正视历史?至少应属历史课题。 那么,“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从历史角度怎么理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