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远”舰 德国人当时对建造这种军舰还处于摸索阶段, 使”济远”存在一些缺点. “于重黎论新购镇远、济远两兵舰利病书”中提到, “盖济水线无护,遇小弹即穿,其穹甲低水四尺,浮力无几,隔堵水久,奇支侧难免,斯时炮炮势成上重,驾驶为难,危险特甚”, ”其失如机舱逼窄,绝无空隙,只身侧行,尚虑误触(前日试机已有触手成废者),暑月炎燠,临战仓皇”和 ”水管纡折,远达汽锅,历次损修,甚为不便”就是写照. 其中的装甲甲板位置太低, 顶部的弧度又不大, 使下方的机舱空间狭小, 机器布局不周等, 估计与德国当时的人机协调工程经验不足有关. 德国人后来也诚恳积极地对”济远”做了一些修改. 另外, 还有煤舱太小的缺点, 造成军舰续航力不足. 回国的路上, “济远柜装(煤)百吨, 余装百五十吨. 亚(亚丁)至科(科伦坡)二千一百里, 须慢行. 又另装船面方敷用.” 中法战争后, 回首船政局轮船队覆没, 南北洋水师却无力援助的惨痛教训(是时, 北洋派出撞击巡洋舰两艘, 南洋派出无防护巡洋舰三艘,和炮舰两艘援闽. 舰队汇集上海后, 因朝鲜生变, 北洋军舰旋赴韩弹压. 而南洋军舰在继续南下途中被法国舰队拦截, 三艘巡洋舰航速快, 急驶避入镇海. 两艘炮舰航速不济, 被困石浦后自沉), 中国决定大规模加强海防力量. 光绪十一年(1885年)六月二十四日, 清廷发布旨意, “著照前购钢面铁甲快船, 定购四只, 备台澎用, 即电商英德出使大臣妥办.” 此时适逢“济远”到华, 国内关于“济远”的争论也日趋激烈, 如何避免”济远”的缺点成为朝中首要的议题.九月初九日清廷指示驻英德使节, “闻济远快船不甚合式, 应暂缓照式定造, 著于著名各大厂详加考察,何式最善,电奏候旨遵行”. 而英国和德国的船厂为了争夺军火生意, 彼此基于维护自己的设计思想, 也爆发了激烈的论战. 连德国首相俾斯麦都对德国船厂作了指示: “卓越地和准时地完成此次定货任务对我们至关重要.” 从当时分别负责在英国订购军舰的驻英大使曾纪泽和在德国订购军舰的驻德大使许景澄的来往书信中, 可以了解到当时英德关于巡洋舰设计的论战的内容. 李鸿章对新巡洋舰的要求是: 炮不可小于八九寸口径, 甲不可薄于十二寸, 如用钢面甲不可薄于十寸. 速率不可少于十五海里, 吃水不可深于十八尺. 当然还要避免”济远”初期的失误. 这只是基于当时中国海军可以预见的作战要求和现有港口船坞后勤设施的条件而提出来的初步设想. 英国人坚持采用防护巡洋舰的舰型. 他们认为巡洋舰加厚装甲影响速度, “铁甲、快船截然二物,断不能制一船而兼擅其胜”. 并且对德国提出的全面增强防护的”济远”改进型巡洋舰方案颇不以为然. 但他们针对”济远”存在的问题, 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 军舰关键部位如出入舱口加强防护也可以考虑, 但象”济远”那样采用小幅的装甲板连接在一起, 一旦被炮弹命中后, 即使不被击穿,也容易被炮弹的冲击力将大面积的装甲挤破溃散形成大破口, 而不象一整块的大装甲板被击中最多只穿个洞, 在舰体堵漏时前者明显比后者困难. 但大幅装甲板的整体轧制和热处理成本较高, 引起船价上升. 所以倒不如不另添装甲. 省下重量提高军舰的速度. 其次, 德国设计的封闭式炮罩存在万一被炮弹击穿后, 弹片在炮罩内飞溅, 会对炮手造成二次杀伤效应的可能, 不如采用后部开放的半封闭式的炮盾, 使炮弹击穿即飞过. 这一点后来在丰岛海战证明是正确的 (不过, 封闭式炮罩的思路长远来说应该是对的, 但要把厚度加大而不是仅厚一, 二英寸). 另外, 将装甲甲板的位置升高, 使炮塔的旋转机构安装在装甲甲板下, 就省去了装甲防护围壁. 为了弥补装甲防护的不足, 英国人的办法是在舷侧和装甲甲板上方布置隔栅式的煤舱, 借助煤层以减缓炮弹的破坏力. 他们估计, 一定厚度的煤层, 具有相当于6英寸装甲的防护力(海战中证明这一点是不正确的, 多艘军舰上的煤层被轻易穿透, 但4英寸以上的装甲板却少有被击毁), 可以满足防护需要. 从同时代的英国防护巡洋舰”Mersey”级和“Melphomene”级等的结构图看, 煤舱的横向宽度很大. 两侧煤舱的宽度加起来几乎占舰体宽度的一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