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清朝 >

马江风云的反思(1)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中国文化报 佚名 参加讨论
 清光绪十年(1884)的马江战役,是法国侵略者把战火燃烧到中国本土后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中国创建近代海军后的第一次实战。它的惨痛战败,不仅缘于中法军事力量的悬殊,更在于清廷的腐败无能与政治体制的落后。中国要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军事诸方面实现全面近代化,是非摆脱封建主义的束缚不可的。
    晚清重臣左宗棠曾说过:“中不如西,学西可也。”马尾船政局的创办和福建海军的诞生,就是“学西”的产物,也是开放与封闭碰撞的结果。
    创办船政局过程坎坷
    清同治五年(1866)底,清政府在福建马尾开办了中国第一个近代造船厂——马尾船政局(亦称福建船政局)。马尾隶属闽县,是福州的外港,船政局即坐落在马江北岸(马江是指闽江下游的南台江与乌龙江汇合处至海口的一段)。一年后,船厂开工制造了第一艘轮船,两年半后,第一艘木质轮船下水。以后又开始制造铁胁轮船(即木质军舰外添铁甲),到光绪十年(1884)马尾海战爆发前,共造船24艘,其中军舰19艘,商船5艘,总排水量2.7万余吨。
    船政局创建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荆棘,其中既有封建守旧官僚的反对,也有外国势力的干扰。创办之初,接替左宗棠任闽浙总督的吴棠就坚决反对说:“船政未必成,虽成亦何益!”继之,内阁学士宋晋又攻击自造轮船“糜费太重”,“是以有用之帑金,为可缓可无之经费”,主张“暂行停止”。而外国势力更视船政局为寇仇,极力阻挠。筹办船厂的消息一传开,英国首先反对,英驻福州领事贾禄高调鼓吹造船不如买船,福州税务司美理登(法国人)也想钻营入局。后来,法国驻福州领事巴世栋又想把领事裁判权扩大到船政局,终被船政大臣沈葆桢坚决顶了回去。沈葆桢义正词严地指出,这一举动“越分妄为,令人发指”,痛斥这位法国外交官“狼子野心,意别有在”。事实证明,同任何一项新生事物一样,创办船政局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近代轮船下水后,清军水师不断得到充实,到光绪元年(1875),隶属福建水师的舰船已达16艘。而且,从1872年起,一批由船政局创办的船政学堂毕业生开始进入海军服役,到1875年已有6名毕业生出任轮船管驾(舰长)。清军水师虽然在指挥系统、海战训练、后勤保障、基地建设等方面仍相当落后,但已具备了近代舰队的雏形。
    马尾船政局以及主要由它建造的船舰所组成的福建海军,是依靠法国的技术和机器设备形成的产物。但让中国人始料不及的是,正是法国舰队在一次突袭中,把船政局和福建海军当成了摧毁目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