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自发组织的抗日队伍也很活跃。在甲午战争后期,辽东、山东的民团初步发展了游击战战术,牵制日军,配合清军防守和反攻。 台湾之战尤其能说明问题,以黑旗军和台湾义军为主的抵抗力量,在没有获得祖国大陆援助的情况下,以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相结合的方式,独立抗击日军近半年,造成日军减员达3万多人,近卫师团长、日本皇族北白川宫能久亲王也葬身台湾岛,日军将台湾义军赞为“中日战争以来未曾有的勇兵”。台湾电影《1895》就描述了在保卫台湾的战斗中,客家青年姜绍祖等人英勇捐躯的故事。 游击战的前提是充分发动群众,这就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去动员、组织群众,寻找敌人弱点。甲午战争后期的抗日游击战,只是初步展示了威力,如果战争持续下去,肯定会创造出更多惊人的战绩。 张之洞直接警告慈禧 慈禧太后打算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出时,清军将领几乎一致反对停战,军界首脑都看出了日本的疲态,认为持久战是日本的命门。统帅山海关外诸军的刘坤义曾提出与日军打持久战的意见:“倭奴远道来寇,主客之形,彼劳我逸,日军悬师远斗,何能久留,力尽势穷……持久二字,实为现在制倭要着。” 奋战前线的老将军宋庆也反对和约,在致督办军务处电中表示“愿与天下精兵舍身报国”;同样在辽东前线督军的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指出议和之危害和继续作战的前景:“不出一年,我遂不能自立,但与之相持,不过三年,日军必死伤殆尽。” 山东前线的最高军政长官李秉衡三次上奏折,指出日本战时经济状况不佳,如果把拱手送给日本的2亿两白银用来养兵,中国肯定可以自强,并表示自己愿统军与日军血战到底。清朝当时的18省巡抚当中,有10省巡抚公开反对议和,东北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位将军,也要求继续作战。 位高权重的两江总督张之洞,甚至上折直接警告慈禧太后:“坐视赤县神州,自我而沦为异域,皇上、皇太后将如后世史书何?” 当年《泰晤士报》也看好中国 从世界历史的经验来看,日本作为小国进攻大国,尽管拥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准备可能比较充分,但由于缺少本土的资源和人力依托,军事优势都是暂时的;为了弥补资源和人力的不足,只能从占领区强征兵员和给养,这必然会激起占领区人民的反抗,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大国领导人只要不被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吓倒,坚决抵抗一段时间,战局是能扭转的。 把持清末海关的英国人赫德,在中日开战之前就认为:“日本在这场新战争中,料将勇猛进攻,它有成功的可能。中国方面不免又用老战术,但它只要经得住失败,就可以慢慢利用其持久力量和人数上的优势转移局面,取得最后胜利。”在战时,他又写道:“如果战争拖长,中国的资源、人力和它禁得起磨难的本领,也必将胜过日本的勇猛和它的训练、组织能力。” 英国的《泰晤士报》在1895年也认为,日军在中国已陷入困境,战争的转折点即将到来。 可惜的是,以慈禧太后和李鸿章为代表的清朝最高决策层,已丧失了继续抵抗的意志,拒绝了迁都再战的建议,不仅让日本白白拿走数亿两白银和宝岛台湾,还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