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手机版
|
高级搜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
加入收藏
]
首页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
国学组织
国学典籍
诗词名句
文化史
搜索
检索标题
智能模糊
搜索
热门标签:
未知
命理杂谈
陈景展
道家文化
经文注解
奇门遁甲
陈友冰
明一法师
周公解梦
《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清朝
>
用武力维护主权:清帝国对西藏地区的统治(1)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中国西藏信心中心 佚名
参加讨论
清朝为五世达赖在北京修建的驻锡地——黄寺
固始汗控制西藏以后,和格鲁派联合建立了甘丹颇章政权,在这个政权中,固始汗自己作为甘、青、康及卫藏地区的汗王,成为全藏族地区的统治者。他派遣了八个儿子率部驻扎青海,建立了以他为领袖的和硕特部根据地。命令以所征康区赋税供给青海部众,将卫藏赋税供养达赖、班禅,使格鲁派寺院在经济上得到实惠。他本人及两个儿子则长期拥兵坐镇拉萨,在拉萨以北的达木地区(今当雄)驻扎重兵,起震慑保护作用,从而在全藏区形成了蒙古汗王统治的局面。在甘丹颇章政权内,西藏地方的高级行政官吏和世俗贵族由固始汗任命封赐,其中官职最重要的就是第巴。至于卫藏地区的行政命令,必须经由固始汗盖印、发布执行,第巴只是副署盖印而已。
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受清朝册封的固始汗画像(布达拉宫壁画)
固始汗看到明朝气数已尽,在东北兴起的后金有统一天下的可能,所以他也积极寻求政治靠山,在占领青海之初,就遣使到盛京(今沈阳)朝见皇太极,开始了和后金的交往。还在入据西藏以前,他就与五世达赖喇嘛和班禅四世等商议,并由四世班禅出面,争取到第悉藏巴等政教首领参加,联合派出了以伊拉古克三为首的代表团前往盛京。1642年,代表团一行始到盛京,皇太极出城亲迎,“率众拜天,行三跪九叩之礼”,表明了后金对争取蒙藏各部的重视。皇太极对代表团给予了优厚赏赐。次年,皇太极遣使随同伊拉古克三一行赴藏,分别致函赏赐固始汗、达赖、班禅及第悉藏巴等其它政教首领,
1644年(顺治元年),清朝定都北京后,与西藏地方的联系更加频繁。翌年,固始汗派其子多尔济达赖巴图尔台吉到北京,上书顺治帝,表示对清政府的谕旨“无不奉命”。他还与五世达赖喇嘛共同遣使清朝“表贡方物”,受到清朝的赏赐。自此之后,蒙古和硕特部汗王与西藏地方宗教首领几乎年年必遣使莅京,通贡不绝,清朝也厚给回赐。为了进一步加强同中央政权的政治联系,固始汗还上书清朝,说“达赖喇嘛功德甚大,请延至京师,令其讽诵经文,以资福佑。” 同时他又积极鼓动劝说五世达赖喇嘛接受清朝的邀请。1652年(顺治九年)达赖喇嘛带领大批随从起程,当年年底到达北京,顺治帝在北京南苑以狩猎的形式,不拘礼节地迎接会见了他,“赐坐,赐宴,待以殊礼”。另外还赏给金、银、大缎、珠宝、玉器等大量礼品。五世达赖喇嘛进呈了珊瑚、琥珀、青金石念珠、氆氇、马匹、羔皮等千件贡礼。达赖喇嘛留京两个月期间,应邀两次进皇宫参加了顺治帝专门为之举行的盛大国宴,还参加了一些满族亲王、蒙古汗王举行的宴会,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佛事活动。其中为专程自大漠南北、山西五台山赶到北京的蒙古科尔沁秉图王及汉族僧侣,为御前侍卫拉玛,为成百数千人讲经传授各种法戒,撰写启请、发愿、赞颂及祭祀析愿文等等,所接受的礼金、各类礼品、法器以及社会各阶层馈赠的不可胜数。清朝在北京专门修建了黄寺,供他住宿。1653年初,在达赖喇嘛返藏途中,顺治帝派官员赶到代噶(今内蒙凉城),赐给五世达赖喇嘛金册金印,封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恒喇达赖喇嘛”。自此,清中央政府正式确认了达赖喇嘛在蒙藏地区的宗教领袖地位,历辈达赖喇嘛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遂成为制度。清政府在册封五世达赖喇嘛的同时,又派大臣和五世达赖喇嘛一起去西藏,给固始汗赉送以汉、满、藏三体文字写成的金册金印,封固始汗为“遵行文义敏慧顾实汗”,承认他的统治藏族地区的汗王的地位。清朝的支持对新建立的甘丹颇章政权的巩固起了重要的作用。
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银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上一篇:
“清风不识字”:满清血淋淋的文字狱(5)
下一篇:
“清风不识字”:满清血淋淋的文字狱(4)
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栏目列表
上古
夏商周
春秋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魏晋南北朝
隋唐
五代十国
宋辽夏金
元朝
明朝
清朝
随便看看
语文信箱:副词“曾经”不宜单用
晚年钱锺书为何没有大作品
有多少梨园世家还在传承?
人物春秋:陈寅恪与学生
古诗词中的元旦习俗
尊师重教的风尚何必“物化”
【张淑红】宋王朝的好,究竟好在哪里
《文心雕龙》与乐府诗学
珍视传统政治文化的价值
于漪:教育不是结果,而是生命展开的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儒学
道学
诸子百家
琴棋书画
十二生肖
传统文学
传统节日
中国戏剧
中国建筑
语言文字
传统中医
宗教哲学
民间工艺
中华武术
地域文化
民风民俗
衣冠服饰
四大雅戏
动物植物
器物随身
饮食厨艺
茶文化
酒文化
传说神话
神妖鬼怪
中华民族
非遗文化
中华礼仪
易学文化
家谱族谱
拜师学艺
城市文化
古玩收藏
修行人生
教育
军事
科技
其它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当代人物
近现代人物
古代人物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启蒙国学
青少年国学
国学教材
国学讲堂
国学题库
正蒙学堂
格物致知
明德讲堂
家庭教育
慈孝文化
学校教育
师道尊严
品读经典
其它
国学常识
入门概说
历史
天文地理
语言文学
哲学宗教
儒学
教育
政治军事
科技
典章制度
礼法民俗
国学典籍
艺术美学
衣食住行
称谓文化
古物
其它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
学科建设
学术史话
学人与机构
论著评介
综合述评
它山之石
中外交流
中国形象
走向世界
翻译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