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兵官一般是都督府官或国家的爵臣,还勉强能算武官,象前面napolen提到的刘挺,是行伍出身,已经算是总兵官里武官气息很浓的了。总兵派驻地方后,很多由于战事的持久和备边,成为半固定的地方军事长官,于是朝廷又设立巡抚,去总领军民两事。一个大地区往往有多位巡抚,于是又派出总督去统领。遇有重大战事,往往设立战区,于是又派出经略,作为总指挥官。象熊廷弼、洪承畴都做过辽东经略。打得无可奈何了,寄希望于一柱擎天,就派出督师统 帅诸军,督师一般由大学士做,当然也有我们敬爱的袁督师...大家昏了没有?我自己都快昏了。从巡抚以上,都是文官统军,这样麻烦多层低效率的结构再加上文官多不知兵,明军的指挥水准可想而知。 与军制紧密相连的还有兵源和养兵问题。明朝初期的兵源很杂,除了起义军的班底,还使用大批的征服地区降人、罪犯,成祖更是引进北方归附的蒙古骑兵。后来为了保持庞大的军队,明军主要的来源是所谓的“垛集军”。就是把大批人民划为军籍,世代相传。明初朱元璋和朱棣多次牵连屠杀和征服,属于他们对头的大批人户就成为垛集军的来源。这些军户的生活是相当悲惨 的。强制的军事屯田,世代不得脱籍,军饷微薄,战时做炮灰平时做苦力,逃亡则采取连坐,强制亲戚家人相代。明初庞大军队的军饷主要来源于军事屯田的产出,朱元璋曾经得意地说:“养兵百万,不费人民一粒米”,照他的俭朴,这话还有一定道理,但到了后来的皇帝,对人民还是一样的横征暴敛,不过 是把该正常支出的军费换为自己的享乐费用,代价是军人的困苦罢了。这种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作风,其严重后果到明朝中期就显露出来。首先是军队训练荒废,战斗力严重下降。 其次,管理军人的将领权臣因为同时要管理生产,就大肆贪污捣乱,谎报军籍以支饷,用国家发饷的军人做私活。军人不堪虐待,大批逃亡。情况最好的京营,在武宗时军籍上有三十八万,实兵才只十四万,其他都逃亡或被权臣隐占。以后的情况越来越糟。而更严重的其他卫所,成化时有一武官上任,本所军籍二百多人,逃得只剩一人!明朝有班军制度,即大宁(河北)、河南、山东、中都(凤阳),定时轮番选派十多万军人到京师集中训练。这本是一项积极的军事制度,可是到了明朝中叶以后这一帮饿鬼的手下,班军多半被罚做苦工,修陵墓、宫室等工程都拿他们做不要钱的劳动力,多有被折磨死和饿死的。弄得这几个重地的卫所,逃班军如逃鬼途。军队流失的同时,军官数却急剧膨胀,明初在京军官不过数千,到中叶由于冒领军功和牵连关系,军职数几乎突破十万。而明初马上定天下,武臣的地位还很重,到了正统以后日益重文轻武,军事由文臣统领,武臣为跑腿而已,社会风气更是严重歧视。“五军府为赘疣,弁帅如走卒,卫所兵丁,虽一诸生可以役使”。一个社会把军人轻贱到这个程度。遇有战乱,能指望他们保家卫国吗? 以下说说明军的战史和战略思想。朱元璋建军之初,主要是对付元军和起义军之间的混战,尤其是与陈友谅。天下无敌的蒙古骑兵,到元末由于自己玩得太过分,战斗力已经大大衰颓,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能够把他们打回漠北,明军还是很有能力的。这其中主要的功劳是徐达常遇春等人领导的起 义军班底,确实是一支狼虎之师。朱本人领导的对陈友谅,张士诚的战争,多用水师和步兵在南方作战,就奠定了明军步兵化的特质。与陈友谅的战争也打得十分危险,双方多次相持,而明军的战术多半是筑城坚守。后代论古代建筑史有一句话:“汉墓唐塔朱打圈”,这个打圈,就是说有明一代特精于筑城。后来朱元璋修的南京城就复杂坚固无比,一直到太平天国还让湘军头痛。明朝空自握着百万大军和精良的火器,却在北方修筑废弛千年的长城,辽东的防御更是堡台林立,可见依城而战的思想已经深入到明军的骨髓中,也只有这样他们打得最好。袁崇焕提出的六字真言,就是摒弃一些不知兵的文臣傲慢自大的想法,复活这种传统。明初到中叶有两大战役影响深远。一是朱棣对抗建文帝的靖难之役,朱棣的军队多是北方骑兵,有名的精兵朵颜三卫则根本就是蒙古铁骑。而南军则是严格按前述朱元璋的原则组织的。南军开始进攻,无法保持自己的传统优势,与北军作战屡战屡败。他们的指挥开始还有耿炳文这样朱元璋时期的宿将,后来打不过朱棣,换了齐泰、黄子 澄这一帮文臣,由“天下文宗”大学士方孝儒做统筹,更是一溃千里。朱棣的胜利对于明军是有积极影响的,他把国都迁到北京,建立了庞大的京军,保持积极进攻的势头,六伐蒙古,三征安南,同时拥有强大的骑兵并建立了火器营。 napolen所说明军的进攻精神就全部是由朱棣创立的,也只有在这个时期发挥得最好。这一积极影响,完全被另一次重大战役所抵销,即英宗时代的土木堡之役。朱棣之后的仁宣两朝,战略思想回到了朱元璋的老路上,并不积极地开疆拓土,而是满足于守成,对周边诸国保持宗主国和仲裁人的态度,一般人家不招惹,自己是不会去生事的。这种态度一直持续下去,我 前面说明朝穷兵而并不黩武,就是这个意思。他们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国内权 力的稳固上。英宗时代的明军由于前述的痼疾,已经开始腐朽,最先烂的就是指挥系统。土木堡之战发动了五十万京营的精锐之师去攻击瓦剌,却由太监王振担任总指挥,他的指挥根本不是军事行动,而是一次盛装表演。军队 路过他的家乡,他想回去显一下,就命令大军通过他家附近,后来想起田里的麦子会被踏烂,又急忙下令改道---这样荒唐的指挥把军队绕得乱七八糟,正在土木堡乱烘烘的时候被二三万瓦剌骑兵突然袭击,五十万军竟然全军覆 没,连皇帝都被捉了,实乃明朝战史上最大的耻辱,比辽东亡国的战争还要可耻。从此以后,京营为之一空,后来重建的京营人数少得多,也没有什么 战斗力,明军的进取精神也为之衰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