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明朝 >

得失一念间:南明痛史之郑成功私心自用(10)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天涯社区 佚名 参加讨论
1662年5月8日,众叛亲离的郑成功终于完全绝望,一代枭雄气噎而死,享年38岁。
    他至死都没有明白,权力同时也意味着责任,自己来做决定也就意味着必须承担随之而来风险。尽管人都是自私的,但由于人们的决策能力有高下之分,所以,人们的发展程度也就各不相同。有的人因此而自找麻烦,自取灭亡。
    七、郑成功的悲剧的一生,告诉我们一个非常平凡的道理: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光有渊博的知识、非凡的才能、过人的胆略是不够的,还必须时刻警惕私欲的泛滥。人人皆有私欲,但理应时刻放眼全局,适当地抑制私欲,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真诚的支持与热情的帮助,才能构建共赴成功的和谐环境。如果郑成功能像张煌言一样,领军打仗,全凭满腔的爱国热忱,能与部下同甘共苦,又有容纳才士缺点的雅量,有海纳不同意见的胸襟,那么以他的实力,必定能作出一番更伟大的事业。
    在此,我们还可以悟出一个悖论:现实生活中,过度自私的人常常不能自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是一个多么浅显的道理。可仍然有那么多人,眼睁睁地自蹈死地,这正如当年唐太宗所说——“贪人不解爱财”。因为,自私的人常常发现不了,什么才是自己的根本利益。
    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不但需要才干与胆略,而且必须拥有肚量以及慧眼。如果说才干、胆略是傲然屹立的二足,那么,肚量与慧眼就是飞翔的翅膀。
    因为人的智慧,命中注定地要服务于一个更高的目标,如果没有这一目标,仅仅服务于人的基本需要,那么,人就会变成魔鬼,智慧反而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郑成功凭着收复台湾的壮举,名垂青史,这是他的缺陷人格所迸发出的唯一亮点。不管他驱逐殖民者的真正动机是出于哪一点,我们都不能忘记他为中华民族立下的功勋,更不能忘记他的“自我中心主义”给他的人生、给反抗异族入侵的大事业带来的“贻讥千古”的百千蹭蹬。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