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元朝 >

蒙古对决意大利:君士坦丁堡城下的大决战(3)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qikoo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虽然投入了两个不满编军团和一个小型十字军,兵力达到卫戍部队2.5倍,但由于要塞的存在又无投石器,没有立刻下决心直接攻打要塞——世界最强要塞君堡,嘿嘿——如果一开始就投入后来被迫投入的所有机动兵力,也许能把卫戍部队吓走。此外也侦察不足,对蒙古军事实力一无所知,只知道它在与土耳其作战。其实土耳其已在苟延残喘的阶段,君堡战役结束后,受重创的蒙古军移师东下,仍然能迅速消灭土耳其。
    土耳其根本无力牵制蒙古军力量,以至于要面临前遇大军,后有要塞的尴尬局面,天时地利人和皆失,岂有不败之理。
    二,战术问题。
    战场上的意大利军官团和蒙古军官团素质各有所长:意大利几位总督和亲王指挥能力甚高,蒙古军官总体水平较强。此役意大利军战略失败,战术上又出现重大错失,以至几乎有亡国之险。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信然。
    首先,在先锋交战中过于冒险,沉迷于追杀败敌而失去阵形,进入不利的战场环境,以至于被一击逆转,后面已沉疴难起,是战役失败的关键原因。
    其次,局面逆转后急于扳回,强令可靠精锐勉强支持来替溃退部队掩护,实为不值。不如亲自指挥他们脱离战场重整齐鼓,让那些胆小鬼去死!
    再次,也是因着急只要有空额就投入援军,一批一批出现,被各个击溃。应该忍耐一段时间,一次性投入五六支援军,大概就可以控制住局面。这也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还有,让总指挥深陷敌阵,几乎轻易输掉战役和大局已定时未杀俘虏等失误。
    意大利方也有闪光点。一,第四阶段占到地利,成功利用了己方技术优势。二,在射击战中将一线步兵疏散,骑兵迫前时又排紧,应用及时,减少了对方弓箭威力。三,后来吸取了教训,以维持阵型为第一,没有随便追击敌溃败部队。
    蒙古方因无法接触,不能得到第一手资料。蒙古方第二阶段全面撤回先锋兵力,以新锐兵力冲击阵型紊乱的敌追击部队,实在是少有的精彩战例,列入世界战争实史。后来采取的试探性波浪进攻却不可取,还不如以重装骑兵前锋,一次性全力冲击更好,因为意大利的一线肉搏战力兵力薄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