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元朝 >

蒙古铁骑神话破灭:晚年忽必烈三伐日本失败(1)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中华网论坛 佚名 参加讨论
 忽必烈在晚年遭遇了一连串打击。他最钟爱的妻子察必于1281 年先他去世。五年之后,他最喜爱的儿子真金,也是他亲自选定的皇位继承人,英年早逝。或许由于这些个人悲剧的刺激,他开始酗酒,并且毫无节制地暴饮暴食。他的体重迅速增加,越来越肥胖,并被因酗酒而引起的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与此同时,他的一些政策也遭到了失败。
    这个时期忽必烈最大的失败是对外远征的失利。在此之前,他的对外远征也曾遭到过挫折,但却从没有经历过像13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那样完全彻底的失败。1274年他的军队在远征日本时就曾遭受过挫折,但是这次失败是由无法预见的自然灾害造成的,因此还可以解释为一次偶然的事件。而后来的失败则纯粹是由于政策不恰当的改变而造成的,因此他就无论如何也难辞其咎了。新政策完全背离了蒙古人传统的扩张主义观点。蒙古军事力量从未尝试过向海外扩张,因此蒙古人普遍缺乏海上作战的经验。同时,他们也不具备在亚洲南部地区地面作战的经验。由于不熟悉地形,他们的作战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忽必烈此时突然决定大举兴兵进攻外国,原因只有联系此时国内政策的失败才能做出合理解释。而他在中国国内遭遇的失败也同时昭示着他海外领土扩张政策同样的灾难结局。缺乏对内外政策的有效控制是这一时期忽必烈执政的显著特点。忽必烈一度行使的行政管理的权威似乎不见了。朝政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因为政府的政策总是在左右摇摆,不顾后果的鲁莽政策一个接着一个出台。盲目的决策似乎成了常态而非例外。为这一切激烈变化所作出的任何辩解都难以令人信服。资料显示,决定派遣特别远征军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惩罚曾经伤害过蒙古使节的外国人,而这种远征显然太过于冒险。忽必烈在通过非合法手段登上汗位以后,有时急于发动有勇无谋的对外冒险行动,试图以此证明他继位的合法性。他的不安全感刺激他一次次地企图迫使外国统治者承认他至高无上的权威,以此作为向自己国内臣民炫耀的手段。作为中国皇帝和众汗之汗,他遇到的持续不断的压力,使得他必须通过扩张帝国版图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贤德和智慧。最后,通过征服战争获得经济利益无疑也是他的动机之一。然而,13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两次失败的远征丝毫没有增加忽必烈作为众汗之汗的荣光。
    神风
    一系列对外远征中最著名的当属对日本的远征。代理日本天皇摄政的北条时宗多次轻蔑地拒绝了忽必烈提出的建立两国正常关系的建议。为了报复日本对蒙古帝国的藐视,忽必烈于1274年发动了第一次征日战争,但是遭到了惨败。1275年,为了避免再次组织对日本的远征,忽必烈再向日本派出使者,要求日本天皇和北条时宗和平地向蒙古称臣。日本人的反应是处死了不幸的使节,并积极备战,对付蒙古人的进攻。北条调遣了大批由武士组成的分遣队,开往南部蒙古人登陆必经之地的九州岛,并且为他们提供打击入侵者的必要装备。他们的主要防御努力是沿着博多湾竖起一道石墙,从沿海城市箱崎,经过博多,稍稍经过今津町。这项工程需要耗时五年才能完成,但它却能在抗击第一波进攻时提供有效的保护。另一方面,如同日本的一位史学家所说的那样,修筑这面墙垣“必然使侵略者明白,他们需要寻找沿海另外的登陆地点,从那里对躲在墙后的日本人发动攻击”。但是至少沿博多湾的中央地带受到了有效保护。而且,日本武士的机动灵活使他们的将领能够迅速地把他们调遣到蒙古人登陆的任何区域。在第一次蒙古入侵以后,日本人得到了七年的喘息时间,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设计建造一个虽非坚不可摧、但却足够坚固的防御工事。
    忽必烈当然并非有意给日本人七年时间来为应付其再次入侵做准备。起初他是由于忙于征服南宋的战争而无暇兼顾。1279年,当最后一位宋帝蹈海淹死以后,忽必烈终于腾出手来,把他的注意力放在征服日本上。而高丽人作为征日战争的重要依靠力量,也需要时间从1274年的那次远征中恢复元气。那次战争严重破坏了高丽经济。蒙古人不仅强征了大批粮食,消耗了大量的当地居民的物资,而且征召了大批成年高丽男性为这次远征服役,只留下很少壮劳力耕田。因而,造成了粮食短缺现象,以至于忽必烈需要定期向高丽供应食物来纾困。即使到了13世纪80年代末,他仍在向高丽提供救济粮。但是尽管存在这些问题,忽必烈仍决心要进攻日本,而这次行动是失败的,其后果是灾难性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