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隋唐 >

唐帝国的基石:山西人是唐朝兴衰成败的晴雨表(4)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历史帝国 佚名 参加讨论
延缓唐朝衰亡的山西人
    “安史之乱”后,唐朝走上了逐渐衰败乃至灭亡的道路。而此期间山西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团结一大批忠贞之士,力挽狂澜,欲扶唐王朝大厦于即倾。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唐王朝的衰亡。
    贞元二十一年( 805),唐顺宗李诵即位,改年号永贞,为削除宦官专权局面,他任用翰林学士王叔文、左散骑常侍王怀、监察御史柳宗元及刘禹锡等进行革新,史称“永贞革新”。但仅百余天便告流产,参与革新之人俱被贬,史称“二王八司马”。在“二王八司马”中有一个山西籍著名人物,即柳宗元。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县(今运城)人。自称柳河东,贞元进士。“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后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未能在政治上挽救唐朝的颓败,却在文学、哲学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
    唐宪宗时,削藩成了朝廷首要任务,山西人物上演了一场各尽其能群策群力削藩的历史壮举。王涯(?—— 835),字广津,太原人,贞元进士。元和十一年( 816)任宰相,因不同意宪宗采取过激方法削藩,未几罢相。朝廷起用闻喜人裴度为相,全力削藩。裴度(763——839),字中立。因极力主张削藩,曾被藩镇势力派人暗杀致伤,但仍不改初衷。元和十二年,亲自督师围剿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史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裴度出师平叛之所以能克敌制胜,是因为有一个克尽职守的粮秣筹划者和一个冲锋陷阵敢打硬仗的著名将领,他们又都是山西人。正播(759——830),祖籍太原,贞元进士。元和九年,宪宗下令讨伐淮西叛乱,王播为保证出征兵马粮秣供给,特荐深通“泉货盈虚”的副使程异驰赴江淮督使财赋,使打了三四年仗的淮西前线“兵得无乏”,有力地支持了裴度,为淮西平叛取得胜利做出了极大贡献。后曾两次任宰相,因有贿赂之名,被时誉所毁。但在平淮战争中他的功绩是不可抹杀的。此时,在战场上有一位著名战将李光颜,是裴度平叛的主要将领。李光颜,山西榆次人,自幼熟读兵书,深谙用兵之道。其父、兄皆有大功于李唐王朝,其姓也是由唐室赐予的。元和九年,光颜任陈州刺史、忠武军节度使,屡次兴兵围剿吴元济。裴度亲任平淮总指挥,李光颜设计拖住吴元济大军,使唐随、邓节度使李朔得以巧计雪夜入蔡州,智擒叛首吴元济,终于荡平叛乱多年的淮西。穆宗即位后,专门在麟德殿设宴酬赏李光颜与李朔,以示功冠诸将。今榆次市使赵村有唐碑“三李碑”,即记载李光颜父子这段报唐佳话。裴度亲自指挥平定淮西,使河北诸藩大惧,唐朝出现了“元和中兴”的局面。为酬报裴度之功,被封为晋国公。宝历二年 (826),唐敬宗被宦官刘克明等杀害,裴度联合宦官王守澄等人杀死刘克明,拥立文宗,是唐后期稳定政局的著名人物。
    唐朝后期的又一顽症是宦官弄权,就连名相裴度督理朝政也不得不利用宦官。唐文宗时,围绕铲除宦官毒瘤又展开了一场屠杀,其中有一位著名山西人物值得大书一笔,他就是郑注。郑注(?—— 835),山西翼城人,他本姓鱼,冒姓郑,故时号鱼郑。因通医术被襄阳节度使李朔信任宠爱,后由宦官王守澄引荐,历任昭义节度副使等职。宪宗被害,王守澄等拥立穆宗,郑注日夜为其密谋策划。文宗即位,协助文宗一举诛杀宦官王守澄等,出为凤翔节度使。不久,他又与宰相李训合谋,欲里应外合一举剪除宦官集团。大和九年( 835),他们奏称金吾左使院内夜有甘露,诱使宦官仇士良等前往观看,欲借此诛杀仇士良等。后被觉察,反遭捕杀,郑注被监军张仲清所杀。这就是历史上的“甘露之变”。“甘露之变”后文宗被仇士良囚禁至死,武宗为仇士良拥立。唐王朝的几代皇帝全由宦官拥立,终至李唐灭亡。
    在唐王朝行将就木、奄奄一息的垂亡过程中,山西一些著名人物屡注强心剂,强使李唐王朝回光返照,但终究未能挽救它灭亡的结局。唐末农民起义民起云涌,懿宗咸通三年( 862),徐州银刀军发动兵变,唐朝调任晋州刺史太原人王式为武宁节度使,他赴任后调兵诛叛兵数千人,利用回纥骑兵俘杀裘甫,消灭起义军。僖宗时,黄巢起义爆发,广明元年( 88O)十一月攻克东京洛阳,十二月下长安,僖宗外逃。面对如此危局,两个山西人物又一次血战疆场,夺回了长安,再安社稷。他们是中书今王铎和李克用。王铎(?—— 884),字昭范。太原人,会昌进士。懿宗时任平章事。乾符六年( 879)率兵镇压黄巢起义。中和二年( 882),王铎再任中书今,与李克用等共同围剿黄巢,不久起义失败。王铎因功受到宦官田令孜排挤,被解除兵权,后遭杀害。唐朝从此再无名将,加速了灭亡速度。李克用(856——908),别号李(亚鸟)儿,本沙陀人。随父驻守云中,骁勇善战,因一目失明,又号“独眼龙”。黄巢入据长安,他以雁门节度使带兵入关中,迫使黄巢撤出长安,被赐“忠正平难功臣”,封晋王,授河东节度使。至后,他又连败义军于中牟等地,使义军从此一蹶不振。声势浩大的黄巢起义虽然被平息了,但义军叛将朱温(全忠)降唐后掌握朝廷大权,杀昭宗立哀帝,图谋废唐自立。李克用坐镇太原,拥兵自重,挟制朱温,一定程度上扼止了朱温篡唐的企图,使唐朝得以多苟延残喘一日。开平元年( 907),朱温废哀帝自立,建立后梁,历史进入五代时期,唐朝终于寿终正寝。朱温称帝后,李克用于次年病死,其子李存勖继晋王位,灭后梁建后康,绍续唐统。五代中后唐、后晋、后汉三个沙陀人小朝廷都是在李克用创下的基业上建立的,其主要辖地也大部分在山西及其周围一带。这些小政权之所以能够创立、巩固乃至发展,显示了山西这块土地特殊而重要的地理位置及山西人物巨大的影响力,这恰是本文所要揭示的底蕴所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