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县置于秦朝,初为秦置南郡的治所。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朝廷发布诏令,将全国分为十三州,荆州刺史部作为十三州之一,只是中央监察机构的一个分支。到了汉元帝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朝廷将刺史改为牧民之官,即开始拥有了马治军、下马治民的行政权力,而地方政权遂演变为州、郡,县三级制。据唐朝余知古所撰《渚宫旧事》记载:“初,汉置荆州,虽刺史乘传车,犹以江陵为治所。汉末,刘表作牧,惧江南宗贼,遂镇襄阳。”到了东汉末年,刘表出任荆州刺史,他在南郡望族蒯氏兄弟蒯良与蒯越的支持下,以诈谋诛除了荆州“江南宗贼”(湘沅一带聚族而居的豪族大姓),平定了江南的零陵、长沙等郡,为避开仇家行剌,便将州治移襄阳,但江陵城也就是荆州城的概念,便随着历史的变迁而被锁定在这一片上地上了。此间,无沦是东吴南郡太守周瑜屯据也好,还是刘备求“借”也好,指的也都是以占据这座城池为标志进而全面控制对荆州的领辖权。 刘备给孙权出了个大难题:若是不允,数万精锐之师孤悬于刘备的三面围困之中;再说,曹操新败,也不能不担心他卷土重来,横施报复。但要是允许“借”出去,这岂不是犯了立国大忌?! 事实上,孙权承袭父兄留下的基业,早在赤壁之战前就已将荆州视为自己立国的屏障。他在建安八年灭掉江夏(治今湖北鄂城)太守黄祖以后,就立足于夏口(今汉口),试图溯江西上打开进入荆州的门户,并打算在相机吞并荆州后再向益州(治所成都)发展。建安十三年当曹操由江陵准备沿江东进之际,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吴政权,无疑便受到了来自南郡的严重威胁。孙权只是在听取了周瑜、鲁肃的谏言后,才决定联合刘备、共同抗曹的。如今,一场大仗下来,围绕着利益分配上出现的新问题,反倒是成了大赢家的刘备竟提出要借荆州,这就理所当然地令获益最少的孙权特别感到憋屈。 这时,年方十七岁的孙权表现出了少有的沉稳和老练。他派出使臣对来刘备说:“前不久,周瑜和甘宁都建议我们主公进军成都,现在看您是否可以跟我们联手入川,灭掉刘璋,反正东吴也还可能越过荆州而占领益州,那么以后益州也就可以为您据作己有了。” 此间出任益州牧的刘璋是个无所作为的昏庸之人,他虽然管辖着包括今四川、云南、贵州大部分属地及陕西汉中地区,但由于只依赖追随其父入川的南阳、关中人土,而与当地土著世家望族的关系搞得很僵。按照诸葛亮《隆中对策》中所提出的战略意图,刘备此向其实早就在部署伺机向益州发展了,这时,他手下的荆州主簿殷观出头当面驳斥吴使的提议:“若为吴先驱,进未能克蜀,退为吴所乘,即事去矣。”随后,殷观私下里对刘备说,如今,主公不妨表面上赞同其前往伐蜀,而只说我们刚刚有了这么一点地盘,立足未稳,不可轻动,东吴必定不敢擅自过越荆州而独自取蜀。认为他忠心耿耿,是个信得过的人“迁观为别驾从事”。(《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