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秦武装力量最强的有两支部队,一是首举义旗的陈胜领导的农民武 装,一是项梁响应陈胜而发动楚人起事的项梁领导的武装。而陈胜、项梁都 以失败告终,项羽继承项梁事业并领导原楚兵,农民武装则大多归刘邦领导。 项羽战河北,刘邦战河南,终于推翻暴秦,接着两人争天下。本来项羽比刘 邦强大得多,为什么刘邦终于取胜,并开创了西汉王朝呢?项羽失败的理由 已如上述,现着重分析刘邦得胜的原因。 1.乱世出草泽英雄 古时,人民一般来说是安份守己的,而人民造反,大多是被统治者逼出来的。 陈胜等揭竿起义正是因此。二世六年七月,下诏遣发贫民九百人到渔阳(今北京郊区密云县)去戍守,并令当天就出发。这支队伍由陈胜任屯长, 还有两都尉监管。适天下大雨,道路泥泞难行,不能按限期到达,而失期, 按秦法都要斩头。这些被暴秦压榨得活不下去的农民,久已积愤在胸,陈胜 与其好友吴广商议,认为既然要死,不如造反以求生。他俩便设计杀了监管 他们的两都尉,并将造反求生的意图告知所属戍卒,大家当然赞成。于是, 大家在陈胜领导下起来造反了,攻城略地,各地被压迫的农民纷纷来参加,占据陈时,已有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众人立陈胜为王,号为张 楚。这星星之火一点,到处燃起燎原之火,各阶级的人反秦的越来越多。 刘邦也是因官逼民反,不得不反。刘邦原当泗水亭长,他经常为县押着 夫役去骊山筑秦始皇陵墓。有一次送夫役到半路,夫役多逃亡,他自料到骊 山时必跑光了。这样,他是要被斩头的。于是,他召集大家饮酒,对夫役们说:“大家都走吧,我也要逃避他乡了。”其中有十余名壮者愿跟随他。到陈胜起义时,刘邦已聚众近一百人了。在沛县椽、主吏肖何、曹参的策划和 樊哙的参预下,刘邦率领其徒杀了沛县令,造反起来了。 还有黥布、彭越等人也是被暴秦所压迫而起来造反的。黥布,姓英氏,是个普通平民,犯暴秦刑法,受处在脸上刺字的刑罚,这种刑叫做黥,故称黥布。他被送往骊山筑秦始皇陵墓。当时参加筑陵墓的有数十万人之多,因不堪受压迫,便结伴逃亡,在江中为盗。后黥布率其徒众投奔项梁的反秦队 伍,项梁死,归属项羽。黥布率领的骊山之徒因受压迫最深恨秦也最深,在救巨鹿和其他反秦的战斗中打先锋,拼死战斗,常常以少胜多。而楚兵勇冠诸侯,实赖英布率领骊山之徒的英雄奋战。彭越原在巨野泽中捕鱼为生,因受苛政所逼,铤而走险,结党为盗。秦末大乱,彭越聚众到万亲人。在楚汉相争中,彭越和黥布先后投奔刘邦麾下,在打败项羽军中战功卓著,都被立为王。 这些草泽英雄是在乱世中才能出现的,他们也因在乱世才能称王或成就帝业。 在当时诸多乱世英雄中,开始陈胜的力量最强,影响最大,正如司马迁所说:“一夫作难而七庙堕”,亡秦的序幕是他揭起的。虽然由他首举义旗 而掀起反秦战火,但他终兵败身死,不能实现其亡秦壮志。究其原因有三:一是陈胜起事时,秦军力尚未削弱,可以集中力量镇压陈胜领导的农民军。 二是农民军初起,战斗经验不足,其中自说懂得兵事的,只不过是曾在项燕 军里占吉凶的周文,陈给他将军印西向击秦,由于人心所向,到函谷关时已 有车千乘,卒数十万。兵虽多,因是乌合之众,被秦大将章邯所破,陈胜被 其车夫庄贾所杀。三是脱离群众和用人不当。(《史记·陈涉世家》) 陈胜被内奸所害后,农民军大多汇集于刘邦的麾下,刘邦实际上成为陈 胜的继承者。刘邦后来能入关和战胜项羽,这与客观形势发生变化有关。陈 胜虽败,他掀起的反秦风暴,严重削弱了秦的力量,而尔后各阶级组成反秦队伍,从四面八方向暴秦冲击,使秦军顾此失彼,疲于奔命。因此,刘邦所 处的地位比之陈胜有利得多。特别是,项羽率领楚军救巨鹿,牵制秦军主力, 刘邦才得以顺利入关。由于项羽和刘邦两军打击,终于消灭秦军,推翻暴秦。 而刘邦之所以能打败项羽,就刘邦其人和汉军而论,是因刘邦本人及其将相 以及汉兵经过长期的战争实践和千锤百炼,战争经验日益丰富,战斗实力日 益强大。尤其是刘邦本人善于御将、懂得争取人心和能集众智成大事,故他 远比项羽高明得多。这便是他能打败项羽成就帝业的主要原因。下面将具体 评述。 2.实战中不断成长 世界上没有生而知之的人,只有学而知之的人。任何英雄俊杰之所以成 为英雄俊杰,都需要经过学习——实践——学习。只有如此的反复,人的才智才日益丰富,成就才越来越大。汉朝的开创者刘邦和开国功困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刘邦原是个无赖,他不事生产,酗酒好色,是个“说大话,少成事”(肖 何话)的人。其人喜交游,慷慨大度。这种人如在太平盛世,可能成为帮派 首领,估计没有更好的前程;恰好他生逢在秦末乱世,苛政逼他投入反秦的 战争。在战争洗礼中,他的劣根性的一面得到一定的改造,优点即喜交游、慷慨大度的一面得到发挥,能聚众容人。随着队伍的不断扩大,野心也就大了。他在咸阳看到秦始皇时说:“大丈夫当如此也”,是对皇帝高贵威武的羡慕,入关后就有当皇帝的雄心壮志了。初时,他看见秦宫殿豪华,美女如云,他好色酗酒的本性又发作,想留此享乐,后纳樊哙、张良之谏,以图天 下为重,才还军霸上。这说明,刘邦这时已把争天下放在首位,只要对此有 利的话都听,有利于此的事都干,他成熟了。 韩信原是个游手好闲的人。他是淮阴人,贫而无行,故没有被推荐到政 府去做事。又不会生产和经商,尝寄食于亲戚朋友家,人多讨厌他。淮阴城有一个卖猪肉的无赖青年对他说:“你这么高大,好带刀剑,实是装模作样 以掩盖你胆小。”又当众辱他说:“你不怕死就用剑刺我;你怕死,就从我 的裤裆下爬过去。”韩信注目看这无赖一会儿。就趴在地下从他的裤裆下爬 过去。全市人都笑韩信胆小怕死。当时,韩信落魄到向人讨吃,未免有自卑 感,且因此杀人没有必要,而这无赖还有一群恶棍想帮,他力敌不过,只能 忍辱。但像韩信这样游手好闲的人,如果不是乱世,或在乱世而不投入反秦 队伍,他肯定不会成为军事家,可能成为流氓。而一个人的变化有时是难于 预料的,“士别三日,刮目相视”,不能用老眼光看人。楚大将龙且就是从 韩信过去甘受辱的事看不起他,结果自己倒霉。韩信曾在项梁反秦队伍当兵,后又在项羽手下当郎中(侍卫),一直到项羽入关。在这比较长时间里,韩 信在战争实践中得到锻炼,特别是他在楚军最高统帅项羽身边工作,从中学 习项羽的指挥作战的才能,接受秦、楚战争的经验教训,正因具有如此良好 的条件,使他逐渐成长,后来已能向项羽提出作战方略。因项羽不采纳而投 汉。肖何与之谈话,甚为敬佩。后来在楚汉战争的实践中,他的军事才能不 断增长并得到充分发挥,成为一代名将。 汉军中的谋士、武将,除张良在未投汉前得黄石公授予《大公兵法》而 有作战谋略外,其他大都是平民百姓,且都是社会最下层出身。如樊哙是狗 屠,周勃是吹鼓手,灌婴是布贩,患敬是车夫。这些人,原来毫无战争经验, 对军事一窍不通,后来能成为汉的主要将领,还不是在战争实践中成长的。 樊哙当他屠狗卖肉时,他不会想及天下之事。可是,在协助刘邦打天下后, 他所做所想的已能从图天下这个大局出发,故刘邦留恋秦宫和美女而不想离 开时,他严厉批评刘邦这是走亡秦的老路。在助刘邦打天下中,他忠心耿耿,奋不顾身,在鸿门宴上刘邦危急时,他拥盾侧身冲入,慷慨陈辞,使项羽无 话可说,才使刘邦脱身归去。樊哙己从一个计较斤两的屠狗之徒成为以天下 为己任的将领了。周勃这个在丧事混饭食的吹鼓手,不只他人就是他自己也 不会想到他成为将相。而在反秦和楚汉相争中,不断的战争实践,使他成为一个卓越的将领,屡立战功,是刘邦最信任的大将之一,后来升为太尉,官到丞相。 至于陈平,是一个“盗嫂受金”品行不端的读书人。也许他从书本中已 懂得兴亡之理,而后来他成为刘邦的杰出谋士,也是他长期从事反秦斗争中 学到本领之故。肖何、曹参也只不过是县吏,开始也不懂得治国治军,在为刘邦打天下,肖何功居第一,曹参战功最大,后都位列丞相。如果不参加战 争实践,决不会有此丰功伟绩,也不会位极人臣,其成就也是有限的。 在推翻暴秦以图天下中,逐鹿中原的英雄俊杰不知有多少。而最后刘邦 得其鹿,固然与刘邦领导有方有关,但如果只靠刘邦一个,即使他有三头六臂或才干超人,也难得天下。显然,刘邦能得天下,正因他这个集团有许多 杰出的人材,正因有这个人材群体,他操纵的战争机器,才能运转自如,指挥随意,即使在屡战屡败的劣势下,也能顶得住,坚持到最后胜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