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西迁康居、称霸中亚 一晃五六年过去了,汉朝没有对郅支单于兴师问罪,他却害怕遭到亲弟弟呼韩邪的袭击,又怨恨乌孙将他拒之门外,打算远走中亚。这时,康居王想到几十年来的扩张野心一直受困于乌孙,苦于找不到外来的支持者,乌孙国一分为二,解忧公主也早已死在汉朝,乌孙大昆弥执政的是解忧公主的孙子星靡,大小昆弥常闹内讧,汉朝在楚河流域的屯田部队也早已撤出移交乌孙,正是康居国扩张的千载难逢的机遇,就和各位翮侯商议。康居王天真地以为“匈奴是一个大国家,乌孙过去依附匈奴,如今郅支单于被困在国外,不如把他接过来联手消灭乌孙,以求高枕无忧。”郅支单于本来就对乌孙怨恨不已,坚昆也不是久留之地,康居使者的来访对他来说真是瞌睡巧遇枕头,做梦都会笑出声来。两厢情愿,一拍即合。 公元前45年,郅支单于决定西迁,康居派遣贵人,带领数千匹骆驼、驴马前去接应。不料苍天有眼,不肯作美。郅支单于的部属在西迁途中遭遇伤寒,大部分人死在半路上,到达康居后只剩下三千人马。这件事对郅支单于的打击很大,以致他的心理近似变态。康居王很尊敬他,他想帮助郅支单于消灭乌孙后,让郅支单于移居乌孙,自己依靠郅支单于的威望来胁迫中亚诸国,图谋霸业。因而康居王把女儿嫁给他,郅支单于也把女儿嫁给康居王,双方相互依靠、相互利用。 在康居王的支持下,郅支单于多次借兵进攻乌孙,深入到乌孙境内杀人抢掠,乌孙只好放弃西部楚河、塔拉斯河流域的地区给郅支单于。郅支单于既得到土地,又抢掠大量人畜,强大起来,骄傲自大,不再尊重康居王。不久,郅支单于又和康居王发生矛盾,杀死康居王的女儿及贵人数百人,把尸体肢解后抛入都赖河(塔拉斯河)中。他还强迫康居人为他修筑郅支城,每天役使五百人,筑了两年乃成。他还派人到阖苏(奄蔡)、大宛等国发号施令,强迫他们每年交纳繁重的贡赋。由于郅支单于后半生东征西杀,屡战屡胜,名声大噪,以至他在中亚作威作福,西域各国虽然心怀不满,却也无不惟命是从。 关于郅支单于挺进西域、西迁中亚后的活动,法国著名历史学家鲁保罗教授(现任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名誉研究导师,长期在卢浮宫学院执教)在其著作《西域的历史和文化》一书中有这样一段叙述:“郅支率领过去支持他和现在忠于他一方的人向西退却。他途中战胜了乌孙人,并定居在楚河与怛逻斯河(即塔拉斯河)流域,他在那里战胜土邦小王子们的战斗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甚至还介入康居地区(西方人常把康居与索格狄亚那混为一谈),并且显得如同时正处在创建一个西匈奴帝国的前夜。但汉朝人却不给他留下这样充裕的时间。公元前36年,汉军队郅支发动了进攻、俘虏并将他诛斩。”由此可见,连康居国那些独霸一方的五小王都不是他的对手,正因为郅支单于将霸手伸到康居国最富饶的南方,才导致们之间的和亲联盟最终破裂,梦想称霸中亚的康居王最终得到的却是沦为傀儡、饱受屈辱的结局。 在与汉朝的关系方面,郅支单于一贯玩弄阴奉阳违的手段。汉朝连续派遣三批使者到康居向他索要谷吉的尸体,郅支单于不但不理,而且肆意侮辱汉朝使者。他一再困窘侮辱汉朝使者,一面通过西域都护上书汉朝称:“我现在陷入困境,愿意归附汉朝,派儿子到汉朝作侍子。”郅支单于如此骄慢,汉朝感到鞭长莫及,对他无可奈何。 古人云:“多行不义必自毙。”郅支单于骄横无比、为祸多端,最终还是招来了灭顶之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