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央视正在热播《汉武大帝》,估计收视率不低,因为,汉武帝确实是我国历史和中华民族非常难得的优秀人才,无论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还是思想观念上讲,汉武帝都用非常魄力进行了改革,尤其是军事上对匈奴的策略胜利,更证明了汉武帝的伟大和英明。这篇文章中,我暂不想谈其他的东西,只就汉武帝军事上起用人才的事情说说,即从李广、卫青等人的不同命运说起。 唐朝著名的诗人王勃曾在《滕王阁序》中精彩地写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可见,李广的命运,何等的多舛。李广何许人也?在汉景帝时,就是非常著名的将军,长期驻边,抵御匈奴,匈奴人吃尽其苦头,畏惧李广之深,称之曰“飞将军”,但是,李广为何命运多舛、以至难封? 如果我们从简简单单的现象入手,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汉武帝偏心,不重用李广,没有给李广机会,事实正如此吗?李广非是没有机会,汉景帝时守边多年,武帝时为骠骑将军,都是完全有建功立业的机会,为什么李广没有充分地展示其军事才能?在武帝第二次用兵匈奴时,李广只知道蛮干,足以证明,李广在军事方面的才能,是相当有限的,只有勇,而少谋,临机决断的能力太差,李广只能机械地遵照命令,而不能深层次地运用智慧,临机处理突发事件,成为众矢之敌而不自知,当然必败。可见,“李广难封”,实在是李广本身能力的问题,而不是功高难封。 实际上,李广最大的弱点,或者说缺点,还不在上述所说,恰恰在于李广并不善于学习,李广并不善于思考。这一点,要从李广本身的出身说起,李广本身出身就较为高贵,名门之后,资历也非浅,军旅出身,长期的军旅生涯,对敌经验可谓丰富;但是,正因为其出身、名望、经验的累赘,使得李广本身已经自觉不自觉陷入了自以为是的泥潭,觉得自己已经很了不起了,不需要再去学习了,当然就更谈不上深思。可见,李广的悲哀,非为别人,恰恰在于自负。当然,李广还是有自知的,还没有了目中无人的狂妄境界;同时,敢于勇对匈奴,从这些方面讲,李广还算不错的。 比李广更悲哀的是韩安国等人,韩当时几乎是军旅中除皇帝以外的最高权威,统管三军,但是,韩安国却是典型的士族心态,常常喜欢安稳,在对待匈奴的问题上,基本是畏敌如虎,动辄以“和亲”为宜,这样,自然地陷入了享乐主义的悲哀,从而,在很多问题上的看法,往往是乌龟主义的,这样,韩安国等人的悲哀,就自然而然了。 至于说到卫青,我们就不得不真正欣赏了:卫青,可谓说是中华民族真正优秀的精英的代表,卫青此人,至少充分地证明了“英雄何必问出身”的古训,也证明了毛泽东的名训“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卫青的出身,可谓是最低的,原本是汉武帝之姐的家奴,善于养马,甚至爱马如命,同时,武艺不错,剑术很高,这样,卫青的命运,就有了真正的、内在的、坚实的基础;卫青最大的机遇是,他的姐姐卫子夫成了汉武帝的皇后,这样,卫青有了最大的跳板,成为汉武帝最为倚重的人才;卫青的军事才华很出色,在平南越时就已显露,敢于用孙膑的围魏救赵之策,胆识足见过人,至于说到对敌匈奴,更展露了他优秀的军事才能,虽然是汉武决策,但是,卫青的临机决断,同样经典;卫青之所以能够成功,并非因为裾带关系,恰恰是因为其内在的本质,卫青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用人,善于真正去知己知彼、决策正确、出奇不意,他的成功才是真正必然的,是其奋斗的必然结果。 从卫青的身上,我们不难看出:中华民族真正的精英,中华民族的真正优秀人才,不在庙堂之上的高贵者们,恰恰在高贵在看不起的平民之中,即,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所说--“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 为什么这样说?理由在于:平民中的人才,他们真正懂得民情,他们生于人民之中,长于人民之中,他们最了解老百姓,知道他们想要什么,他们需要什么;同时,他们往往是善于学习、勤于思考、能够真正地“国家兴旺,匹夫有责”;他们最大的特点是无所畏惧,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自觉不自觉的“斗争”,真正能够做到“勇者无惧”。 联系到现实的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所谓的“精英主义”,形成了官僚资产阶级。这些所谓的“精英”,实际上是无知、愚蠢的,他们除了机械地、盲目地谈论西方所谓的“民主与自由”,搞盲目的官僚资本主义,基本一无是处;至于官僚资产阶级,已经是典型的、魏晋时期的“士族”,喜欢高高在上,喜欢指手划脚,喜欢腐朽、靡烂与堕落,一到战时,一到用时,绝对“百无一用”,实践和实际已经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大家有目共睹。 这正是当前中国最大的危险,中华民族最大的危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国的改革开放,到了关键时期,要真正地改革,科学地开放,用人制度的革新是最重要、最必要的,要敢于在人民群众中去找人才,起用中华民族真正优秀的人才,这样,中国才真正有希望,中国才能真正强大。 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