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争鸣 >

东坡初恋 并非子虚乌有(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苏、王之恋的意义,还是让苏学权威来评说吧。
    苏轼诗文集编校、《苏轼年谱》撰写者孔凡礼先生认为:“王弗在‘少相弟长,老相慈诲,肃雍无间’(苏文)的良好环境中成长,苏轼对这一点了解甚透”;“苏东坡在和夫人王弗结合以前,当有过直接接触”;“东坡和王弗的结合,自主因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在当时,是十分不寻常的。”
    专家之言,与青神版本不谋而合。
    有网友说初恋是个人隐私,不该用来张扬。其实,最早公之于世并因此让苏、王之情流传千古的恰恰是苏东坡本人。王弗去世十年之后,那首表达对亡者之恋难以割舍的中华第一爱情诗《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终于喷薄而出: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惊天地,泣鬼神,让一代又一代国人“不思量,自难忘”,为之感动,它定格了青神这片美丽家园上东坡初恋、苏王爱情的经典地位。
    皮之所存,还用得着对“东坡初恋”吹毛求疵吗?
    需要提及的是,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乐山(当时青神隶属乐山市)、青神便有了为苏、王建楼(中岩读书楼)造像(唤鱼池塑像)的“组织”行为,分别由团委集资和政府拨款。如今的“初恋”广告牌,无非是青神人承传开拓的正常举措。始料不及的轩然大波,既说明网络的影响力不可小视,也表明好些人(哪怕是资深网民)思想深处,并未如青神人那样与时俱进。
    “初恋”广告耐人寻味,它所依托的新观念、新内容、新传播手法值得宣传、营销同行仔细咀嚼。
    三苏文化是人类精神财富的瑰宝与奇葩,“孕奇蓄秀”(陆游诗句)的东坡故里建设是四川对外文化旅游、交流极具升值潜力的“绩优股”。青神有理由后来居上,从“初恋”人性化、人情化的视角进入,开发好“只此一家”的独有东坡资源,正当其时,得其所哉!
    当然,题材好未必就是文章好。在钩沉、梳理有关文史资料、民间传说的基础上,需要规划与“打造”的大手笔,否则,冲着“初恋”充满憧憬的游客乘兴而来,会找不着北。
    思蒙河汇进岷江入口处的瑞草桥、程家嘴,是东坡夫妇留给青神百姓的绝佳风水宝地。笔者曾专程前往探寻,大为所动。斯桥虽逝,而伊人宛然“在水一方”。延绵的河滩草地、竹盘茂林,远近的数只渔舟,俨然东坡笔下的不朽时光重又一一闪回。
    这处旧貌依然的岷江江岸田园,具有塑造历史文化生态休闲区(而非一般农家乐)的高品质资源,它包括历史遗存、自然景观以及与之相融的民俗风情,小心开发,大美在其中。
    苏学研究的新成果也值得吸纳:长期被视为定论的“明月夜,短松冈”场景,已有考辩认为不在苏坟山而在昔日王家大院一带,那是两位少男少女春心萌动的定情约会之所。苏东坡在《江城子》中将悼亡的悲凉与青春幸福时光的回首冰炭交融,表达了自己强烈的情感冲突。而同首词中的“小轩窗,正梳妆”,更有学者研究得出新论,它不是夫妻生活的写照,而是少男东坡由屋外向房内看到少女王弗,深深烙在心目中挥之不去的美好意象。换言之,“小轩窗”就在瑞草桥边王弗的闺房墙上。
    大江东去,小桥流水,豪放、婉约,各显风流。“青神——苏东坡初恋的地方”,值得钩沉,广而告之。(伍松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