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探访河北万全民俗"打棍" 传承人叹招徒难(1)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中国新闻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表演时,“大将”们往往会使出浑身解数,远处观看者为“河北非遗”打棍传承人、74岁的李德元老人。 谭地 摄
     
    表演时兵对兵、将对将。“猴儿们”(兵)的表演,激烈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大将”们的苦战。 谭地 摄
    “打棍”是河北万全县安家堡乡龙池屯村特有的民间广场艺术,集武打、戏剧等元素和故事情节于一体,2009年入选了河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这项民间艺术目前却面临着消亡的窘境。日前,中新网记者前往该村,一睹打棍表演并采访了唯一一位棍法传承人李德元。
    打棍:独特的广场艺术
    2月7日,在万全县安家堡乡龙池屯村,村民们早早聚集在村委会,观看一年一度的社火打棍。村委会主任杜林告诉记者,6日(农历正月十五)降温,所以将打棍活动安排在7日。
    记者在现场看到,广场上虽然温度低于零下20摄氏度,但一场下来,16名表演者个个大汗淋漓。
    据74岁的李德元介绍,打棍迄今已有近150年的历史。相传清朝同治年间,万全龙池屯村出了个镖头叫宋林,专为宣化府到大同做买卖的商人保镖,当地跟他习武的人也特别多。一年,宋林突发奇想,他一方面传授棍法,一方面将武术元素融进了每年的民间社火中,以后,又把戏剧元素也融进活动中。这样,打棍这种民间绝活逐渐成熟,也流传了下来。
    李德元说,打棍不是乱打一通,是要打戏,就是每出打棍表演中,都有简单的故事情节,这也是打棍能够得以流传下来的重要原因。目前流传的打棍戏有《岳飞大战金兀术》、《水战杨么》、《张飞夜战马超》、《敬德把关》等五六出。开打时,双方将领各带一队人马,彼此念几句开场诗,也就是道白,说明开战缘由;接着便各自摆开阵势,兵对兵、将对将,用多种棍法穿插开打。因其气氛热烈,场面惊险,一般被作为压轴表演,深受村民喜爱。
    李德元介绍,打棍使用的棍有三种:一种是穗子棍,棍长五尺余,棍的上端缀一铁环,铁环上另缀着约有六寸长的一节短棒;另一种叫齐眉棍,棍长按打棍人的身高而定,取从脚到眉的长度;再一种是两根三尺长的短棍,左、右手各持一根。棍种不少,棍法自然多变,有二龙头、不见天、大十字、老八点儿、三点头、三楼腿儿、子春秋、三十二下、霸王奉鼎、五虎、缠丝、阴魂棍、杆子棍、勺子棍、七棍、北棍、单棍等近二十种打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