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节”到了,在这难得的假日里,各种娱乐节目琳琅满目,不禁令人好奇:老北京有“儿童节”吗,那时的人怎么过节? 儿童节是舶来品,古人并无此节。最早的法定儿童节是1931年颁布的,每年4月4日放假,称“中国儿童节”,解放后与“国际儿童节”统一,改为6月1日,延续至今。 虽然没有专门的儿童节,但并不代表古人不重视孩子,唐代时,日本和尚圆仁来华求法,在他的笔记中,便有不少关于中国家长关爱与宽容孩子的记录。在过去,端午节便有儿童节的味道,今日本、韩国均以5月5日为儿童节,即为显证。 在现代人视野中,以为过去孩子们生活条件大多比较困难,缺乏娱乐。其实这种看法不全面,因为关于生活史的记录多是清末留下来的,由于频繁的战争与落后的管理制度,当时中国经济濒临破产,遍地赤贫,但这并非常态,在历史上相对富裕、和平的时期,孩子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在老北京,有 “玩意儿”之说,都是孩子们的玩具,最多时有3000多种,只是今天传下来的寥寥无几,不足百分之一。在这些“玩意儿”中,以泥土制品居多,比如刻泥饽饽,是各种各样的模具,孩子们需自己找胶泥,自己加水搅拌,动手之外,还要花心思。再比如泥脸谱,需孩子自己勾画,这就鼓励他们观察生活。 在这些老玩意儿中,有两项鼎鼎有名。 一是“竹蜻蜓”,它是用竹子制成T形,近于直升机的螺旋桨,用手快速搓其杆部,带动螺旋转动,能飞行甚远。制作精美者,用绳缠绕杆部,拉绳引发,更省力,速度也更快,它被公认是人类最早的飞行器,被称作“中国螺旋”,现代直升机的设计灵感即源于此。 另一是“风筝”,早期的风筝能发声,音类于筝,故以此名之。风筝可载人飞行,在一千多年前的正史中即有相关记载,故有人认为它是古代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与今天的玩具不同,老“玩意儿”的最大特点是老幼皆宜。比如鬃人,又叫“盘中戏”,约一寸左右的小人,头和底座均用胶泥,秫秸秆做身架,底座下粘鬃毛,放在铜盘中,敲击铜盘时,震动加上鬃毛的弹性,可让小人翩翩起舞,佐以唱腔,可演整出戏。与之类似,老北京的毛猴、面人、冬虫,都不仅仅是儿童的专利。 在老北京,几乎每天都有庙会,此外传统戏楼周边都会形成闹市,再加上老天桥,孩子们从不缺游乐场,所以,有没有儿童节,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与实实在在的快乐相比,节日只是形式,这,或者是古代没有儿童节的原因吧? 本文资料主要引自《北京志·人民生活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