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广东 自秦平定百越,置三郡(南海、桂林、象郡)以来,到汉末四百多年,其中不少士人学者因历次中原变乱而逃难至此,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 士燮(xie)的祖先是鲁国人(今山东),西汉末年因王莽作乱而避乱交州(主要为秦岭南三郡,今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 最终投靠吴国 士燮年轻时在京城游学,师从名家,喜研古籍,之后由孝廉一直升迁至交趾(属交州)太守。其后,因交州刺史被害,士燮向朝廷推荐三个弟弟分别担任合浦、九真、南海三郡的太守(均属交州)。后来继任的刺史被部下所杀,朝廷便封士燮为绥南中郎将,统督交州七郡。这样,士燮兄弟统领了大半个岭南,是为一方诸侯。 岭南地区在士燮兄弟的治理下,二十多年安定繁荣,无生战乱。士燮是个“体器宽厚、谦虚下人”的人,因而“中国士人往依避难者以百数”,使得“羁旅之徒,皆蒙其庆”。同时,士燮在工作暇余时间很喜欢搞搞学术研究,士燮与避难至此的士人们一起,保留和发展了中原的文化,促进了民族的交流。 自古岭南位处僻远,实乃“上恩不宣,下义壅隔”之地。士燮兄弟“并为列郡,雄长一州,偏在万里,威尊无上”,使“百蛮震服”。但士燮并没有随当时的大流去称王称帝、割据一方。反而在天下战祸纷扰不休、路途险远阻绝的情况下,派出部下万水千山地进京纳贡,忠实完成好一个地方官的职责,被朝廷所赞扬。 随着三国鼎立形成,士燮审时度势,向吴称臣,避免了战争。每年进贡送去“杂香细葛”等特产;珍珠、翡翠、琉璃、象牙等珍宝;香蕉、椰子、龙眼等岭南佳果以及江南稀缺的马匹,受到孙权的厚加宠赐。士燮这个岭南地方官一做就做了四十多年,优游终世,到九十岁高龄才离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