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文化抢救让中国年画绝地重生(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工人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科学的设计立体普查
    文字拍照录音录像“一起上”
    在国内日益强化的城镇化的热潮中,原有的村落生活发生解体,愈来愈多刚刚整理好的非遗,重新陷入新一轮可能会失去的危机。为此,2002年,中国木版年画的普查在各地同时和全方位启动。
    冯骥才介绍说,当时,我们在文化史上从没有对民间文化做过这种时代性和总结性的普查。虽然我们有举国体制的优势,但很少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凭借。过去的美术普查是有形的,这种非物质的文化普查是无形的。由于第一次做,没有经验,缺少专家——大多数产地没有专家。但是,9年的文化实践却使我们在全国各地锻炼出一支对自己的乡土文化了如指掌、充满情感,并具责任感的队伍。
    冯骥才表示,中国木版年画抢救工程作为龙头项目还承担着示范性。此次调查,是在山西、河北、河南一带采样调查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工程程序和要求。调查之初,就制定了《普查手册》和《传承人认定手册》,将年画普查内容分村落人文、代表作、张贴习俗、题材与体裁的分类、工艺流程、工具材料、艺人及传承谱系、画店史况、经营方式及其覆盖的地区,以及相关的民间传说10项,采取民俗学、人类学、美术学、历史学多角度和多学科的交叉的方式,用文字、拍照、录音、录像进行立体调查和记录。每一个抢救作品或项目,都是用这种文字、拍照、录音、录像“四合一”的方式记录它承载的从自然环境、村落形态、历史人文、地域生活、民俗方式,到家居作坊、工艺流程、工具材料、艺人传承技艺技法、口诀歌谣,再到张贴年俗、雕版画样等,可说图文并茂、动静相宜。
    创造这样的普查办法,冯骥才颇为得意,“这些创造性的切实有效的文化普查方式,后来被广泛采用。它特别适合全国性又缤纷多样的文化遗产彻底的调查与清理。应该说,此次年画普查的方法设计与运用,也是极具学术意义的贡献。”
    历时9年抢救性普查
    木版年画“一网打尽”
    冯骥才在谈到这场空前的、全国性、地毯式和超大规模木版年画抢救时,心情难以平静,“把木版年画列为龙头项目,是因为在农耕社会,生活、生产的节律与大自然春夏秋冬同步。春节作为除旧迎新的节日,最强烈和鲜明表现人们的精神理想、生活愿望、审美需求和终极的价值观。在春节里,年画是重头戏,是春节的必需品。1000年来,它是所有中国人都必不可少和喜闻乐见的画种:它人文蕴含之深厚、民俗意义之鲜明、信息承载之密集、民俗心理表现之深切,其它民间艺术无法比拟。再有,它遍布全国各地,历史上大小产地无以数计;由于地域多样,自然环境不同,风俗相异,其风格与形式多彩多姿,并最具有各地的人文特征。还有,它是绘画、雕版印刷、民间文学、民间戏曲、民间信仰等多种艺术与文化的融合。制作技术复杂,艺术水准高超。此外,它传承方式多样,既有个人家族的传承,也有村落集体的传承。最关键是濒危。在9年前抢救之初,所有产地全都陷入困境乃至绝境,而我们抢救工程强调濒危优先。”
    此次普查中,依产地规模、影响大小与现存状况进行。素有名望与普查发现的20个年画重要产地,包括台湾、澳门地区遗存不多、几近衰亡的20个小产地的代表作。此外,境外收藏中国年画最多、研究颇丰的是俄罗斯和日本。委托俄日两国资深学者调查、采集,首次大规模在国人面前展现俄日珍藏的中国木版年画,其中绝大部分藏品在国内已无法见到。由此,形成了一部形制完整、气象磅礴的中国木版年画文化档案。
    当令人叹为观止的《杨家埠卷》、《杨柳青卷》、《朱仙镇卷》、《俄罗斯藏品卷》、《日本藏品卷》与《拾零卷》22卷本摆在我们面前,农耕时代中国木版年画得到全景式的集中呈现。300万字,1万幅图片,1000多分钟的动态影像DVD光盘,大量珍贵的年画发现和全面的乡土文化发掘,还有涉及19个重要产地传承人的全部14本口述史,构成了极为厚重的文化集成。用冯骥才的话说,“历时9年的普查,将中国木版年画一网打尽。”(张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