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古代娱乐—傀儡戏的音乐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中华五千年 佚名 参加讨论

    傀儡戏之戏曲音乐,一般认为目前宜兰傀儡戏使用北管,当与北管在宜兰的兴盛有关,但宜兰傀儡戏原始曲调则难以考察。宜兰“福龙轩”创立者许阿水(一八六○至一九一五),系目前所知宜兰地区最早的傀儡戏艺人,为台北阿里磅人。大陆傀儡戏团曾于阿里磅演出,许阿水拜该团艺人为师,并曾至大陆习艺,后回家乡自组傀儡戏班,再迁至宜兰从事傀儡戏演出。
    台湾南部之傀儡戏音乐,通常为南管系统的傀儡调。“新锦福傀儡剧团”梁宝泉及“锦飞凤傀儡剧团”薛忠信曾指出,台南及高雄一带之傀儡戏,主要为潮调音乐;但围仔内大戏馆吴灯煌则认为,所使用之音乐为“南系”的“白字戏仔”。
    北部傀儡戏班的组织,包括前场演师二至三人,一人主演,另一人或二人担任助手,后场乐师三至五人,乐器与北管戏班相同,有单皮鼓、堂鼓、大锣、小锣、铙钹、胡琴、唢呐等,但“福龙轩”早在二十余年前,已使用录音带(北管及歌仔戏音乐)取代后场。至于南管系统的傀儡调,使用之乐器通常为堂鼓、羯鼓、大锣、小锣、小钹、胡琴、唢呐、笛及拍板等,今仅使用锣、鼓及唢呐三种乐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