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皮影 陕西皮影分为东路皮影和西路皮影,东路皮影以华县制作的最为突出。其特点是:刀工精细、线条明畅,设色艳丽,所雕帝王宫殿、佳人绣阁、才子书房、军营帅帐、桌椅门窗、花木怪石,无不逼真;文臣武将、才子佳人、工农兵商子、男女老少形象生动,维妙维肖。 皮影艺术在华县沿袭不衰,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大戏不易演出的山区和塬区,唯皮影演出方便,它正好适应了华县特殊的地理条件。一班戏由五人组成,车推筐背即可携带全部戏具。在巷道庭院都可搭台演戏,既简单又方便。村社庙会庆贺或结婚,过寿、婴儿满月一般都习惯演出若干场皮影戏,曾有人遇喜一次演出七台“对台戏”。戏班随叫随到,且备有数十本传统剧目的“戏褶子”,供群众随意挑选,俗称“点戏”。《华县县志稿》记载:“清末民初演唱者二三十家”,三十年代曾发展到四十八台之多,至民末有二十四班影戏演出于城乡。解放后在党政和文化部门的领导下一度又发展到三十多家。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期间,皮影艺术同样遭到严重的破坏,邻县各地皮影尽绝。由于群众的深切爱护和扶持,唯华县城留有四班皮影坚持末辍,现在又恢复到十七班皮影戏巡回演出于各乡镇。 1955年,华县的皮影演唱(碗碗腔)艺人李俊民和迷胡演唱艺人安世杰先生曾赴省迷碗团传艺。周总理看了戏曲研究院新排的碗碗腔剧后热情赞誉到:“你们把皮影戏搬上舞台,很好。碗碗腔源出于华山北鹿、华阴、华县一带,应更名为华剧,中华民族之剧嘛。 陕西皮影—浦城皮影 蒲城皮影约产生于清乾隆年间,多用牛皮制作,故俗称“牛皮人马子”。工艺多采用阳雕阴刻,明暗凿纹 等方法,组成人物、景物图案,造型小巧,生动逼真。男性浓眉大眼,女性秀婉妩媚。在装饰花纹上,最有代表性的要称“万字”雪 花型的图案结构。色彩明快,线条优美。 蒲城皮影唱腔分老腔和碗碗腔两种。老腔形成于华阴县东北的泉店村。泉店自汉唐以来,水上交通 发达,船工为消除疲劳,以曳船号子为歌。后吸收当地民间艺术及湖北老河 口迁来船工的说唱形式,逐渐发展成为以檀板、月琴、板胡为主要伴奏乐器 的一个戏曲种类,多以皮影形式演出。后来当地有了新碗碗腔,称其原皮 影腔为“老腔”。老腔戏为板腔体,旋律粗犷,腔调简单,气势豪放,慷慨 悲壮。剧目多以历史故事为题材,其中以三国故事为最,计有《长坂坡》、 《出五关》、《取西川》、《收姜维》、《定军山》、《战马超》等30多本。 蒲城皮影多用碗碗腔演唱,其剧目十分丰富, 最有代表性的有《金碗钗》、《香莲佩》、《春秋配》、《四岔捎书》、 《火焰驹》、《清素庵》、《白玉钿》等。既有“多情佳人逢奇遇, 落难公了中状元”一类的爱情戏,也有“忠臣多遭难,奸贼妄弄权”一类的 忠奸斗争戏。 皮影行装简单,用人较少,只要有“前首”(担任全戏的念、唱兼司月琴及击打 乐),“签子手”(专司皮影表演),“上档”(主司二股弦演奏),“下档” “后槽”(司梆子、碗碗等乐器)等5人,即可“灯 下敷衍千古事,影中情舞鼓乐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