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村落牌坊蓝花布 乡土中国的遗存(1)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北京晚报 佚名 参加讨论

    
    2008年7月,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李秋香主编、陈志华撰写的《村落》一书由三联出版,从而为他们与楼庆西教授共同推出的“乡土瑰宝”系列画上了一个句号。我有幸听了他们为这本书所做的讲座,幻灯片不断变换着美得令人叹息的中国村落,而他们随口讲出来的故事也颇有意趣。长年做乡土建筑研究,他们讲起这些村落总能如数家珍。它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礼失求诸野,珍宝在民间。这个印象在三联另一本书中得到了强化。它由两位笔下摇曳生姿的美术学者完成,书名叫《庵上坊——口述、文字和图像》。整本书讲的都是山东安丘市庵上镇一座贞节牌坊,却好像把中国牌坊的历史与民间石匠的绝活都激活了。正想就它们说一个话题,一本《蓝花布上的昆曲》经由朋友介绍,落到了我的手上。蓝夹缬,一个陌生的名称勾连起一个正在失传的民间技艺,它竟然与昆曲也有关系?不能不引起我的好奇。三本书,分属三联图书的三个系列,但我读来却自成一体。那里面折射出的丰富的乡土中国信息,让我不断回味起李秋香老师所引用梁思成先生的一句话:中国的二十四史只不过是断烂朝报而已。
    
    《村落》:“富”从何来?
    “建筑好比字、词、句,只有聚落的整体才能记载历史和文化,表达思想和感情,蕴含完整的可以理解的意义,从而具有最大的价值。”这是《村落》前言中的一句话,类似的意思主编李秋香老师也和我当面表述过,“许多人做来做去,主要还是民居研究,而我们做的是乡土建筑研究,这其实是把乡村生活的精神生活空间都包含在内,既有村民祭祖的祠堂、孩子读书的学堂,还有与之成体系的桥梁、码头,纯粹做休闲场所的观景台与小轩……我们觉得,只有将点扩大成面,更多的历史信息才能保存得更完整。”理解了这层意思,也就明白,这个“乡村瑰宝”系列为什么是这么一个走向,前面几本《雕梁画栋》、《户牖之美》与《雕塑之艺》,对准的都是局部,最后一本则讲整体,就叫《村落》。
    天南海北一大群乡村聚落:江西乐安县的流坑村、山西临县的碛口镇、浙江永嘉的芙蓉村、廊下村,河北蔚县的北方城、宋家庄……问李秋香老师,选择它们的标准是什么,她答:一方面是它们在乡土建筑研究方面有典型特征,另一方面是还没引起关注。哪些孩子没人管,我们先紧着它们。像“茶马古道”就不做,因为有的是人在关注它。
    一个紧,带出一种时间上的紧迫,所幸,“我们人类生活的列车远比大自然跑得快”,还有一些中国村落,缓慢地变迁着,被这本书记录并描述,有了乡土中国标本的意义。依这本书,大体可以知道,一个村落的选址与构成,要素多种多样。天人其实从不合一,人只是在其中寻找自己生存的恰当位置。所谓“天门要宽,水口要窄”的说法,也并非纯然的迷信。连同东南地区的村落,把理想的农村环境浓缩在一个“富”字里面,其实也暗含着科学的依据。“富”是这样被解释的:宝盖下的短横代表村落,宝盖代表浅山从三面护卫村落,山上长着林木,可樵可猎。宝盖上的一点是主峰,作为村落的依靠。短横下的口字,便是村落前的一方水塘。口字下面是个田,有水有田,焉能不富?而富字左右对称,村落依此错落,焉能不美?
    说到选址,一般会想到风水师作用,书中却把他们的作用定位在选址后,“在大局已定之后对村落的结构做一些阐释或禳解,使村民对村落的命运亦即宗族的命运抱有信心,能使他们安心地在这方土地上休养生息。”至今,乡间还存活着许多风水师,只不过,在李秋香他们看来,他们并不了解乡土中国这一职业得以存在的深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