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科技 > 天文地理 >

元代天文台的兴建及天文观测活动(1)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牧夫天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天文台的兴建及天文观测活动 
    1.天文台的兴建 
    天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天文台的兴建和大量的实地天文观测。元代在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境内)、大都(今北京)、登封(今河南省登封县)等地修建了多处天文台。 
    (1)上都天文台 
    1271年,世祖忽必烈在上都主持兴建了上都天文台,并任命回回人扎马鲁丁负责具体工作。《元史》卷九十记载:“至元八年(1271年)始置司天台”,卷七又载:“设回回司天台官属,以扎马鲁丁为提点。”提点即此天文台的最高领导者,相当于现代天文台的台长。同时有一套完整的行政机构,叫司天监,掌管观测天象、制定历法工作。工作人员除提点外,尚有“司天监一员,少监二员,监丞二员,品秩同上。知事一员,令史二员。通事兼知印一人,奏差一人,属官、教授一员。天文科管勾一员,历算科管勾一员,三式科管勾一员,测验科管勾一员,漏刻科管勾一员,阴阳人一十八人。”可见其规模之宏大,管理之严密。 
    据对上都天文台遗址的考察,知其位于上都故城北门位置间。东西 132米,南北52米,高约12米,平面呈凹字形。它的两侧和城墙连成一体,为整个城垣的组成部分,但高于城墙,后壁突出墙各1米。土木结构,分3组5个建筑面,残存物只有一些长方砖、手印纹方砖及黄、蓝、绿、孔雀蓝等琉璃残筒瓦,说明台上原应有其它建筑物,符合中国传统的城阙建筑形式。 
    (2)大都天文台 
    据史料记载,大都天文台系元世祖忽必烈于1279年批准兴建。其地选择在“都邑东墉下”,即今北京建国门外泡子河北。又名灵台,由太史院主管。整个建筑南北100丈,东西25丈,高7丈,共3层。下层为太史院办公地点,中层收藏图书及室内仪器,上层为露天观测台并放置仪器之所。这些仪器据《元史》记载有浑天仪、简仪、仰仪、星晷定时仪、高表、候极仪、正仪及仪座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