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评论杂谈 >

【余东海】儒词训解之九:止于中道

http://www.newdu.com 2018-01-20 儒家网 余东海 参加讨论
余东海

    作者简介:余东海,本名余樟法,男,属龙,西历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现居广西。自号东海老人,曾用笔名萧瑶,网名“东海一枭”等,出版有学术著作:《儒家文化实践史(先秦部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大良知学》(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儒家大智慧》(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版),《论语点睛》(中国友谊出版社2016年版),《春秋精神》(中国友谊出版社2016年版),《四书要义》(中国友谊出版社2016年版),《大人启蒙读本》(中国友谊出版社2016年版)。
    

    儒词训解之九:止于中道
    作者:余东海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十月二十日戊辰
              耶稣2017年12月7日
     
     
    

    
    止于中道,脱胎于“中道而止”,原语指走到半路就放弃了前进,喻事情还没做完就停止了。语出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三十三祖慧能大师》:“我求大法,岂可中道而止。”《论语•雍也》孔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原语的中道指半道、中途,止于中道的中道,则指“允执厥中”的中道,大中至正之道。《孟子•尽心下》孟子说:“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獧者有所不为也’。孔子岂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赵岐注:“中正之大道也。”
    中道即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道就是中和境界,至诚至善、与天地参的境界。
    《中庸》说:“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止于中道就是从容中道,从心所欲都在中道上,相当于《大学》的“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意谓抵达最高境界不退。朱熹注:“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
    要止于至善,首先要知止,知道“止于至善”的道理。《大学》说:“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官官民民。知道这些外王要求和目标,就是知止。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定是明白道理的表现,既有定于理,故能静于心。静到深处,身心安定,随遇而安,无所不定;虑是思虑的周详,得是道理的明白和道德的收获。
    要止于中道,同样要知止要有定要能静能安能虑,思虑精审深入,然后才能明理得道,得乎中道,止于中道。程颐说:“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也。唯圣人之道无所进退,以其所造者极也。”(《二程集•伊川先生语八》)止于中道就是所造者极而无所进退。
    止于中道的同义词有:止于至善,止于良知,止于仁道,仁宅义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