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比索罗斯说得好,但不愿意说 作者:许石林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原载于“许石林”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八月廿六日乙亥 耶稣2017年10月15日 多日不更新了,闲扯几句。 某微信公号推出文章《学金融的人,如果能读哲学、读文学,肯定比纯粹学金融的学者更有出息》。 标题显然像我一样,有时求准确,写得啰嗦;有时故意模糊,我常常故意文不对题。以标题善意地诓骗读者,现在不什么新鲜事儿,但偏偏有一根筋读者经常跟我掰扯这个,这回明告诉您了。 学金融的人,如果能读哲学、文学,肯定比单纯学金融的学者更有出息——这个话题,朋友圈前一阵流行的是龙应台的那篇文章,什么文学艺术是岸边的杨柳在湖水中的倒影云云——这个比喻太抒情,我看了不解馋、觉得不够犀利。 一点不虚伪也不狂妄地说,关于这个,尽管某浅陋不才,对别的问题不敢这么说,但对这问题的认识和表达,比索罗斯还深刻生动,但咱却是没资格谈这话题的,因为咱没他会挣钱啊,因此,没有说服力。没有说服力,说它干什么。 近年越来越清晰地觉悟到:面对官场人,咱别说话,因为官场人只愿听比自己官更大的人说的每一个字;面对商场人,咱别说话,因为商场人只愿听比自己更能赚钱的大商人的每一个字。 官场……不说了。 以往,应邀出席商人的聚会,并被邀请致辞发言,必谒诚以巧辞忠言告之,亦每每获得掌声。直到有一次,给咱掌声过后,全场极度兴奋地奔向几个大富豪跟前,让咱猛醒:请咱到场如倡优侑酒助兴而已,这班人本不需要听咱说话。 其实,想想,在生活中,真正能说上话的场面和对象,实在是几近乎无的:不亲近的人,区区如咱,名气功业皆不足,影响不到他们——人都是追名气的,谁真正关心你到底有什么料,况且咱也实在没多少料;亲近的,又认为真理在远方,贵远贱近,人之常情——清代大学者汪中的儿子汪喜孙,被人称赞“能读父书”,“能读父书”是个值得称赞的事,可见人子多不愿读父辈的书是常见的现象。君子不亲授其子,就是因为你的孩子多数不如别人把你当回事儿。另外,你有没有发现:你的老友故交,远没有陌生人更欣赏你的能力。你的故旧好友主持什么事,往往宁愿花大钱请那些远远不如你的人合作,却不会想到你。 那天跟老同学吃饭,谈到这个话题,说遇到这种情况,就会心一笑得了,到了这个年龄,对此应无意见,更不必抱怨,否则多丢人啊! 应该更喜欢这样的日子:自搔短发负暄闲话,所谓不惑、知天命,不过如此。 所以,最好不说话。留着口热气暖肚子——秋天到了,冬天还会远吗? 正是: 眼前人事皆须忘,点检歌喉入票房。 一马离了西凉界,耳听得城外乱纷纷。 春草青青隐翠溪,喜鹊吱吱绕树飞。 重返故园成虚话,长夜漫漫逝年华。 看看不觉红日落,一轮明月照芦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