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边晓璇:高学历泡沫经不起“查三代”

http://www.newdu.com 2018-01-23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近日,媒体报道华中科技大学女博士因本科“出身不好”在招聘中“被出局”。用人单位此举,被戏称为“学历查三代”。
    对于就业市场来说,“学历查三代”的做法确有歧视之嫌,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暴露出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某些不足。在一项调查中,38.2%的受调查者认为“高考更靠得住,硕士、博士的培养水分多”。而在生活中,也常听到“一流的本科,二流的硕士,三流的博士”之类的说法。
    高学历为何难以获得相匹配的认可?很多人将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归咎于扩招。据媒体报道,今年研究生计划招生58万余人,与2003年相比增长了1.17倍。2010年全国招收专业硕士11万人,到2012年增至18.7万人……与快速膨胀的招生规模相比,师资配备却难跟上,一个导师带十几名研究生已是普遍现象。
    扩招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其脚步理应放缓,而培养制度层面的改善更为紧迫。作为硕博培养中起到核心作用的导师制,曾被誉为“牛津皇冠上的宝石”,但我国的硕博培养机制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导师考核以课题、经费、论文等为硬指标,学生培养质量并不与之挂钩,以至于导师忙着跑课题,“有水平者没时间,有时间者水平又不够”。在“放羊式”培养下,许多人上十几门课程、交一份毕业论文就应付完硕博学业,在能力上并无多大提升。
    然而,硕博培养中的水分却浇不熄某些高校对申请博士点的狂热。不少高校增设博士点只为应付考核指标,或是通过扩大招生规模增加财政收入,以至于内部及外部监督体制的建设赶不上挥霍权利的速度。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如此批量生产、浮躁培养已离培养研究型人才的核心目的相去甚远,长此以往,贬值的不只是高学历,更是高层次高等教育的公信力。
    “学历查三代”也是市场对盲目追逐高学历的倾向发出警示信号。不少学子对考研、考博趋之若鹜,却并未将学历的提升与自身成长完善相结合。某些地方院校考研率极高,很多学生从大一大二就开始准备考研,时间都花在了泡自习室上,被戏称为“考研基地”。借读研“镀金”的愿望可以理解,但若仅为“换个标签”、混个学历,或再度陷入“死读书、读死书”的应试泥淖,即便有了高学历,“查三代”也会无情地将其“打回原形”。
    边晓璇    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