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钱汉东:走进台儿庄

http://www.newdu.com 2018-01-23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山东台儿庄,对中华民族来说,实在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地方。虽说在电影《血战台儿庄》里见过这个令国人扬眉吐气的地方,但毕竟眼见为实,我很想能亲眼目睹。每次去徐州,总是行色匆匆,与其失之交臂。所幸台儿庄与《文汇报》渊源较深,报纸创刊之初,就在头版报道了台儿庄战役,尔后又作了连续追踪报道。日前,我随文汇报考察团走进台儿庄,终于零距离目睹了这个重要的抗战遗址。
    紧靠台儿庄的一段运河,是四百多年前明代万历年间开凿的。运河使台儿庄成为明清时期商贸最繁荣的城市之一。71年前那场空前悲壮的战役,几乎使这座城市化为废墟。在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我们站在标志建筑清真寺前,心情激动。高高耸立的唤礼楼,碎石铺成的通道,灰青厚实的砖墙,这是一座古香古色的四合院寺院。旁边挺拔茂密的松柏,在秋风中发出沙沙的声响。几位老人悠闲自得地在树下打牌。而1938年,震惊中外的大战就在这里进行,脚下这片土地就是战斗最为惨烈的地方,而坚固的寺院则成了军事屏障。
    据史料记载:大战一开始,日军便以惨重的伤亡为代价,占领了清真寺,并以此作为进入城内的基地。敌我双方拼死争夺,中国军队与日寇血战七昼夜,全歼了清真寺里的敌人。就在我们眼前,墙壁上和两棵百年古树树干上,满是密密麻麻的弹孔,它们见证着当年战斗的激烈程度。陪同参观的孙中科先生说:“你们见到的弹孔还不是最密集的,最密集的一段墙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截下来运走了,还立了纪念碑为证。当时西北籍老兵还在这座清真寺的外墙上写下了‘生在陕西,死在山东’的遗言,清真古寺内‘无半掌之壁不饮弹,无方寸之地不沃血’。”将士壮怀激烈,战争惊心动魄,这都令今人闻之肃然。
    我敬佩李宗仁等爱国将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他们选择台儿庄作会战之地,实属高瞻远瞩。这里的巷战使日寇在武器装备上的优势殆尽,飞机、坦克、大炮失去威力,被迫回到冷兵器时代。当时日寇已占领台儿庄三分之二的地方,还贸然向世界发布取得了台儿庄战役胜利的消息。在形势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孙连仲当机立断,守军即便全部牺牲,也不能退出台儿庄。他下令:任何人都不准撒出阵地,我们就用血肉之躯来填炮火,士兵打完了军官填,军官打完了,我总司令来,填完为止!池峰城随即下令:全师将士哪怕只剩一兵一卒,也要死守不退!他们还炸毁了作为唯一退路的桥梁,破釜沉舟,豪气冲天。这是何等的血性,何等的庄严,何等的勇气呵!打到4月7日,战区司令李宗仁下令所有参战的中国军队,抓住日军溃退的战机,全力反击。一时间,在鲁南大地,中国军队四面合击,日军拼命奔逃,日军死亡的人数超过16000人,是日军自明治维新以来的一次大败仗。李宗仁将军一战成名,台儿庄这个弹丸之地也因为经历了这场惊人血战,闻名世界。在这20天的惨烈抗衡中,中国军人怀着杀敌报国的决心,凭着惊人的勇气,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破灭了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的梦想,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战的信念和斗志。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用事实证明了“亡国论”是没有根据的。这在军事上消耗了日军的兵力,更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不可一世的侵略者经此挫折,深感蒙受羞耻,“大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了。日军《步兵第10联队战斗详报》中就有这样的话:“不识他人,徒自安于自我陶醉,为国军计,更应以此为慎戒”。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也改变了国际上对中日战争前途的看法。抗战爆发后,国外对中国抗战大多抱悲观态度,几乎所有国家的军事顾问团都撤离中国,只有中国军队在孤军作战。枣庄市市长陈伟说:“台儿庄大捷的消息迅速传遍世界,震惊了欧洲大陆。不少报纸不约而同地称台儿庄大捷是‘东方坦伦堡大捷’。1938年4月9日早上,巴黎媒体第一次报道台儿庄大捷,在陆军大学的讲堂里出现了少有的热烈场面。一些军官欣喜若狂,高举双臂,同呼‘中国万岁’。还有十几个军官围住了当年留学法国陆军大学的中国军官张少杰少校,纷纷与他握手,表示祝贺。就连平时经常发表敌视中国言论的美、法等国的一些军官,此时也热情地高喊:‘Wonderful!’(好)并用英语说:‘我祝贺你们的伟大胜利!’校长曼德拉中将在召见中国军官时,深深鞠了一躬,向中国军人致敬。媒体也一改过去对中国抗战的悲观论调,对中国人民的胜利大加赞扬。显而易见,台儿庄大捷所表现出来的中国人民的抗敌精神,令很多外国人感到意外和震惊。”1938年4月9日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显然,这次胜利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并为以后的争取外援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胜利,得到了海峡两岸同胞的认同。三年前,我在加拿大温哥华遇到当年参加台儿庄战役的国民党将领的后人,他感慨地说,大陆对台儿庄战役作了充分肯定,家父看了电影录像后,热泪盈眶,夸赞大陆有气魄,心胸开阔,尊重历史,让他感到欣慰。白崇禧将军的儿子、作家白先勇曾发表长文论述抗日战争和徐州大会战,文中也谈到“《血战台儿庄》影片肯定国军将领贡献”,他说,“抗日战争八年,是全中国军民,牺牲惨重,抵御外侮,保卫国家的一场民族圣战,这一段20世纪的中国痛史,所有的中国人都应铭记于心,汲取教训。而台儿庄之役,又是八年抗战中最具关键性的一场罕有胜利,理应大书特书,载入史册。”
    71年前的战火摧毁了台儿庄,重建台儿庄古城是几代台儿庄人的梦想。值得欣慰的是,枣庄市人民政府决定重建台儿庄古城,以期保护抗战遗址古迹,使后人铭记历史。重建完成后,台儿庄将作为运河古城、大战故地、江北水乡,向海内外游客开放。文汇报与枣庄市政府将在12月中旬举办“台儿庄抗战大捷海峡两岸高层学术研讨会”,同时将在大战纪念馆辟专室陈列《文汇报》当年的系列报道。
    历经岁月的磨洗,我坚信,台儿庄将永远得到世人的景仰。
    写于2009年11月23日
    钱汉东    文汇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