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饶毅:读传记

http://www.newdu.com 2018-01-23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有个说法:历史就是个人传记的延伸。这是将传记的意义往大处说。
    说平凡些,能在不同方面让读者感兴趣,都可以使传记有些意义。茅盾自传,就可以让读者观察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而对比徐向前、秦基伟以至张国涛的自传,可以从多层面看红四方面军的历史,有助于了解一些事件的发展和全貌。
    传记,可以是为后人讲具体的故事,而不是为谁树碑。赵元任夫人杨步伟医生的传记,直截了当,比很多作家的写作更能使后人看到几十年前的社会特定阶层。读何炳棣的《读史阅世六十年》,印象尤深的是,80岁的人,对五六十年前的考试分数,记得很清楚。
    无可讳言,不知是不是中文背景的问题,有不少中文传记难以摆脱“为尊者讳”和“树碑立传”的思维习惯,致使有些传记价值有限,甚至毫无价值。
    最近读到一部《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感觉作者的写法缺少分寸感,有讨好传主的痕迹,既不能具备“他传”之客观,又不能作为自传而透出个人特色。我写下这个意见,私心是想给杨先生一个“激将”,盼望他能自己执笔写出一部更有趣、更有可读性的自传来。
    不久前,我读了台湾作家张靓蓓几年前写的《李安传:十年一觉电影梦》。在我读过的中文传记中,我觉得这是最好的作品了。作者在采访传主后,以第一人称口吻,娓娓道来。它不像有些传记那样把传主颂扬得完美无缺,没有掩饰传主及家人的缺点和尴尬时刻。全书叙述很平淡,但却栩栩如生。它不仅讲传主的成长故事,而且分析每一部李安电影及其创造历程,让读者感到身临其境。李安有过很奇妙的记录,是首个在世界范围成功的华人导演,失业六年仍然坚持追求自己的理想职业,导演英国小说改编的电影而获得比英国人还懂英国文化的好评。《李安传》为读者展示了这些奇迹。它没有夸大传主的先见之明:六年快要坚持不住了,理想梦想也不好意思说了,但就在这时,时来运转了。李安念书不怎么样,父亲对他上的学校实在伤心。但他演戏、做导演特别得心应手。书中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和俏皮话。此书已出版数年,我读得晚,但仍愿推荐给爱读传记的朋友。
    饶毅    文汇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