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李澄波:牛的谚语

http://www.newdu.com 2018-01-23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牛在十二生肖中是体积最大的,与老鼠成对比,所以多以“鼠”喻小或少,以“牛”喻多或大,如说大材小用为“杀鸡焉用牛刀”。
    牛体大,毛自然多,因此以“牛毛”喻众多而细密,杜甫有“秦时任商鞅,法令如牛毛”的词句,是古代法令繁苛的具体描写。
    在古时,除祭孔子用牛,在国与国彼此会盟时亦须祭牛,只有主盟国的人才有“执牛耳”的资格和机会,因此,“执牛耳”遂成为“权威”的象征名词了。
    一头硕大水牛,怎样驱使它去耕田?自古以来,都是刺穿它的鼻子,系上鼻环,用绳子牵着鼻环,牛因鼻痛,乖乖地听人使唤。因此俗语说,“牵牛要牵牛鼻子”,即办事情要抓要害。
    牛胃有四个囊,食量很大,因此世人讥笑食量大的为“牛肚”,称人善饮曰“牛饮”,脾气大作“牛脾气”。夸耀不实为“吹牛”或“吹牛皮”。称投机取巧的不法分子为“黄牛”。凡事情两不符合为“风马牛不相及”,或“牛头不对马嘴”。牛被讥愚笨,所以不明话意为“对牛弹琴”,报恩则称“做牛做马”。
    如今,人们还把竭诚为民的好干部称为“老黄牛”,把勇于创新的精英褒扬为“拓荒牛”,我们更不会忘记鲁迅先生的名句:“俯首甘为孺子牛”。
    咏牛诗词请点击:http://news.guoxue.com/article.php?articleid=19608
    李澄波    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