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展厅中央的玻璃专柜中,陈列着两本薄薄的小册子,纸张微微泛黄,无声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这就是《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1920年8月首版本和9月再版本。这两版宣言被后人称为《共产党宣言》“姐妹本”,能够同时收藏这两个版本,殊为难得。两本小册子,加起来不过百页有余,却承载着共产主义信仰的无穷力量。 《共产党宣言》由马克思、恩格斯合作完成,1848年2月在伦敦出版。先进的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尽管早在20世纪末就开始零星地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但是却一直未能完成《宣言》全本的翻译。五四运动后,随着马克思主义传播热潮的涌动,上海《星期评论》的创办人戴季陶有心在其刊物上连载《共产党宣言》,就找到了刚从日本回国不久、时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任教的陈望道。戴季陶把日文版《共产党宣言》交给陈望道,并通过陈独秀和李大钊从北大图书馆借来英文版。为避免干扰,陈望道回到家乡浙江义乌,在一间简陋的旧柴屋里,借助《日汉辞典》和《英汉辞典》,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终于在1920年4月下旬将《宣言》译成。陈望道带着译稿回到上海,《星期评论》却已遭当局查禁,于是他托学生俞秀松将译稿转交给陈独秀,陈独秀决定用“社会主义小丛书”的名义出版单行本。译稿经陈独秀和李汉俊共同校阅后,1920年8月,以“社会主义研究社”名义出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终于在上海面世。这版《宣言》的封面印有水红色马克思微侧半身肖像,首印1000册,很快售罄。由于排版疏忽,封面错印成《共党产宣言》。于是在9月再版,加印1000册,封面书名亦改正为《共产党宣言》,马克思肖像的底色变成蓝色。此后《宣言》多次重印,成为广泛流传、影响巨大的一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所藏9月版《共产党宣言》正文首页,盖有一方长方形的图章,上书“张静泉(人亚)同志秘藏山穴二十余年的书报”。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本《宣言》又是如何几经磨难、最终来到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呢? 图章中提到的张静泉是宁波镇海人,中共早期党员,革命生涯初期主要在上海领导工人运动。1923年工运低潮时,他改名张人亚以作掩护,同时工作重点转移到党、团工作及其领导机关出版书报的发行工作上,因此有机会获得《共产党宣言》。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上海,张人亚决定冒险将其保管的党的文件和马克思主义书报转移到宁波镇海乡下。1927年末的一个冬日午后,张人亚带着一批书报文件回到镇海霞浦老家,其中就包括两本9月版的《共产党宣言》。张人亚的父亲张爵谦思想开明,听到儿子要他保护这些文件,马上答应下来。老人对外声称张静泉已在外丧生,并为其修了一座衣冠冢,将那批书报文件用几层油纸精心包裹,秘藏在衣物下。这一埋就是20余年。直至1950年,全国基本解放,张人亚却再无音信。张爵谦料想儿子已凶多吉少,遂挖开墓穴,取出文件,让三子张静茂带回上海,准备交给政府。张静茂为纪念父兄的壮举,专门刻章印于书上,这就是前述那方印章的来历。其实张人亚离开家乡后,于1931年12月赴江西瑞金继续革命工作,次年12月因劳累过度在苏区病逝,年仅35岁。 1959年,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筹备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前身)开始征集文物,张静茂获悉后,立即将这两本珍贵的《共产党宣言》无偿捐赠。据馆内档案记载,收到此书时,其纸张除因年久泛黄、发脆外,整本书基本完整,无明显残损。1995年11月,经国家文物局全国一级革命文物鉴定确认专家组鉴定,确认为一级文物。而由于时隔较远,加之各种反动势力的搜检、销毁,初版《共产党宣言》更是难以寻踪。一大会址纪念馆加大宣传征集力度,终于在2005年8月,从一位山西望族的后人手中征集到《宣言》8月版,从此这两版珍贵的“姐妹本”得以合璧。它们向人们默默讲述着那段革命的岁月,纪念着那些为革命献出生命的可敬的人,成为革命信仰传承的最好见证。 韩晶(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