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常识 > 其它 >

【书话】纪晓岚和《阅微草堂笔记》

http://www.newdu.com 2018-01-23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阅微草堂笔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
    最近,一些地方电视台热播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第四部,与前三部一样,又掀起了一股不小的“纪晓岚热”。尽管剧中的故事多是“戏说”和演绎,但扮演纪晓岚的张国立,其妙语连珠的对话,表现了他的智慧和学识,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观剧之余,我又找出手头的1931年11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再版的纪晓岚著《阅微草堂笔记》(见图)翻阅。此书内容杂博,以记述狐鬼故事为主,兼记旧闻逸事,经历琐谈、器物古董考证,并记时事;上下古今,三教九流无所不谈,实为志怪小说与笔记琐语的混合载体。其志怪小说的狐鬼故事,反对为富不仁,反对凌虐奴仆,对下层人民的反抗、复仇行动表现出一定的容忍和同情,一些故事还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正直、纯朴和智慧。这是清代较有价值的一部笔记小说。
    纪晓岚(1724~1805年),名纪昀,清代学者、文学家,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自幼聪明,乾隆十二年(1747年),中顺天乡试第一名举人,乾隆十九年(1754年)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他学问渊博,长于考证训诂。乾隆间辑修《四库全书》,他任总纂官,并主持写定《四库全书总目》200卷,又编《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一书。这两部书广泛而系统地评介了我国的大量古籍,成为比较完整、严密的学术和文学批评专著。
    《阅微草堂笔记》有5种24卷,其中《滦阳消夏录》6卷写成于乾隆乙酉(1789年)夏,辛亥(1791年)又写成《如是我闻》4卷,壬子(1792年)写成《槐西杂志》4卷,癸丑(1793年)写成《姑妄听之》4卷,嘉庆戊午(1798年)再写出《滦阳续录》6卷。每出一种,即辗转传抄,书商刻印,流传颇广。嘉庆五年(1800年)纪晓岚门人盛时彦合刻5种印行,定名为《阅微草堂笔记》。其后刻本甚多,有嘉庆间盛氏复刻本(原版遭火灾焚毁)、道光十五年刻本,在民国时期有文明书局《清代笔记丛刊》本、进步书局石印本、会文堂书局详注本、商务印书馆版本等。
    《阅微草堂笔记》中的每一种都有纪晓岚写的“小序”,叙述写作动机和目的。《滦阳消夏录》“小序”说:“小说稗官,知无关于著述;街谈巷议,或有益于劝惩。”《姑妄听之》“小序”说:“追录旧闻,姑以消遣岁月而已。”“然大旨期不乖于风教。”虽是消闲之作,原来寓有劝惩的目的。在小说的艺术观念上,纪晓岚反对蒲松龄所走的唐人传奇道路,他说:“《聊斋志异》盛行一时,然才子之笔,非著书者之笔也。……小说既述见闻,即属叙事,不比戏场关目,随意装点。……今燕昵之词,媟狎之态,细微曲折,摹绘如生。使出自言,似无此理;使出作者代言,则何从而闻见之?又所未解也。”(见《姑妄听之》盛时彦跋)此处似乎反对小说创作的想象,不可看死,纪不如此低能,他只是要与蒲松龄的传奇小说对抗,回到六朝志怪和宋人笔记的创作老路上去。纪晓岚沿着这条志怪的老路写作《阅微草堂笔记》数十万言,竟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和效果,在清代中后期,与《红楼梦》、《聊斋志异》成鼎足之势,享有盛誉,拥有大量读者。
    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地出版社纷纷再版《阅微草堂笔记》。仅以近三年为例,2007年有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济南齐鲁书社、西安三秦出版社、南京凤凰出版社再版,2008年有扬州广陵书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北京蓝天出版社、广州出版社、沈阳万象出版公司再版,2009年有重庆出版社、武汉崇文书局再版等。这说明《阅微草堂笔记》至今仍有读者群。它得以流传的原因,除了内容的丰富有其吸引力外,文章的长处也自有其魅力。纪晓岚笔下有些故事写得情文并茂,可读可诵的,但情节是压缩过了,而不至于枯燥无味,文字是精炼过了的,而不是一味的苟简,含糊不明。他讲求质朴简净,有神采,有韵味,有理趣,而不是质木无文,失去文章之美。他本是古文高手,所以能于短幅之内写来得心应手。而且,虽然是文言,并不艰深难读,故作高深诘屈聱牙,总体是浅显平近的。其门人盛时彦说:“时彦尝谓先生诸书,虽托诸小说,而义存劝戒,无一非典型之言,此天下之所知也。至于辨析名理,妙极精微;引据古义,具有根柢,则学问见焉。叙述剪裁,贯穿映带,如云容水态,迥出天机,则文章亦见焉。”(见《姑妄听之》跋)这倒不是虚誉。
    王鹏    中华读书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