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理论 >

残阳如血,照在权谋家的刀上——读《资治通鉴》随笔(十六)

http://www.newdu.com 2018-01-24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锐圆读通鉴随笔十六】——不卑不亢谈何容易
    子击(魏文侯的儿子)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子方不为礼。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贫贱,言不行,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子击乃谢之。
        ——《资治通鉴》中华书局版 第19页
    田子方骄人,乃因其贫贱,刚直乎?赖皮乎?真让人不好说。
    我们说穷则思变,也说无私无畏。没有坛坛罐罐的光棍什么都不怕。管子曰:“无恒产者无恒心。”看来有点道理。中国人的性格,要么是奴隶顺民,要么是强盗蟊贼:人穷志短是奴隶;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便是强盗。
    中国的知识分子亦然,入世是帮闲,出世则是古之所云“介鲠”之士,自视清高,睥睨富贵,动不动老子就纳履而去,好不潇洒。
    平和国民性格需要长时间来培养,所谓中产阶级的价值观,不是凭空就会产生的。
    中国知识分子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此身卖与帝王家”,皇帝识货,知遇之恩虽肝脑涂地不足报也,盖明主难遇也。诸葛亮为帝师、为帝友,羡煞后世读书人,就是缘此。如果求明主不遇,酸劲就来了,控制得好,即如陶渊明之属,心存帝阙,口里却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等着十斗、百斗;控制不好,则反目为仇,“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所谓狂士,即是酸劲失控造成的。
    锐圆    博客:锐圆在天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