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编辑出版始末

http://www.newdu.com 2018-02-02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陈荷夫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    (责任编辑:admin)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从1986年筹备组成立,开始编辑工作,到1992年出版,历时6年。它是我院政治学所一项重要的科研项目。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各学科积极组织力量,陆续上马。政治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独立的基础学科,地位非常重要,但由于建国后政治学停滞了多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思想混乱,使政治学撰写难度较大,政治学界撰写力量又相对薄弱,所以,《政治学》卷启动晚,几乎拖了整套《大百科全书》的后腿。直到1986年春,根据《大百科全书》编辑部和各方面的推荐,把我从院科研局调出,担任该卷筹备组的常务副主任,具体负责筹备事宜。主任是我院著名学者张友渔,另一位副主任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石啸冲。
    1986年7月17日筹备组成立,组建筹备组办公室。头一年主要确定《政治学》卷的框架、条目。经与政治学界专家学者蹉商研究,全卷划分为6个部分,即划分为政治学理论、政治思想史、政治制度、政党与政治团体、行政学和国际政治等6个分支。根据分散于全国各地的政治学者的专长和声望物色了6个分支的负责人,并和他们研究制定各自的框架、条目,经过反复磋商,把框架、条目初步定了下来,作为第一稿,并把它印发给中国政治学会理事、全国设有政治学专业的院校和政治学研究所以及政治学界的老前辈、老专家,广泛征求意见。各院、校、所的专家学者的修改补充意见返回后,由筹备组办公室加以整理打印,作为第二稿。然后我和《大百科全书》编辑部责任编辑周五一一道赴各地,与政治学专家学者讨论,向他们当面请教。我们先后走访了国内12个城市,13所大学,7个研究所,会见专家学者150人以上。从与政治学界的学者专家的聚会、会见和互相推荐中了解到政治学研究力量的分布状况和优势所在,了解到某学者的学术成就和专长所在,为最后确定分支负责人和条目撰稿人奠定了基础。
    1987年6月下旬,来自全国研究机构和其他单位的政治学专家30多位在北京成立《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编委会。《大百科全书》编辑部领导人和筹备组成员到会。筹备组主任张友渔讲话说:“编辑出版《政治学》卷意义重大,我们决不能拖《大百科全书》出版的后腿,不能因为《政治学》卷迟迟不能出版而影响《全书》及早出齐。政治学界同仁务必振奋精神,努一把力,把它编好,和其他卷一道送往联合国总部,把台湾省版本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替换掉。”出版社总编辑梅益介绍了《大百科全书》编辑出版的情况和体例要求。我作为“筹备组常务负责人,介绍了提交会议讨论的“条目总表”和它产生的经过,强调指出,一是全卷条目要突出中国特色;二是要力求吸收有关政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三是撰写释文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后分组讨论,与会者一致表示,《政治学》卷的编辑指导方针是正确的;设立6个分支、1000条个条目、大约100万字的篇幅也是合适的,并认为“条目总表”的总体框架和所选条目基本上可行,只需略加调整、补充即可。各分支学者在调整确定本分支框架、条目的同时,按照《大百科全书》的体例要求和条目内容的设想,提出了每一条目的写作要点,并对字数作了相应的规定,以保证释文规范化和各分支内容的平衡。根据“最合适的人写最合适的条目”和“相对集中”的原则,推荐条目撰稿人;还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配图要求,提出配图的初步设想。修改完后的“条目总表”,框架更为合理,条目更为准确,并扩大了知识覆盖面,较好地解决了各分支之间、本学科卷与其他学科卷之间不必要的交叉重复。会议进展顺利。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有关领导协助下,圆满地完成了《政治学》卷总体框架和分支条目的拟定工作。
    1987年6月26日,《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编委会成立,领导宣布《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聘请15位专家组成《政治学》卷编辑委员会。主任张友渔,副主任石啸冲和陈荷夫。编委会顾问钱端升、宦乡。6个分支中,政治学理论,主编石啸冲(兼),副主编王邦佐、王惠岩、李景鹏。政治思想史,主编徐大同,副主编陈哲夫、张磊。政治制度,主编许崇德,副主编韦庆远,曹沛霖。政党及政治团体,主编高放,副主编王松、姜士林。行政学主编周世逑,副主编刘怡昌、李方。国际政治,主编赵宝煦,副主编刘星汉、鲁毅。
    会后,各分支撰稿人进入写稿阶段。稿子写好后寄到编辑部办公室。然后,我和责任编辑周五一逐一召开分支条目讨论,逐条审议完稿。我花费了不少时间于其中,力求较好完成任务,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政治学》卷出版后,各方面的反映尚好。它为恢复政治学培养了人才,也推动了政治学在各院校的发展。但由于这一版《政治学》是立足于专业,不可避免地偏专偏深,不利于非专业人员检阅。早在1995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已批准梅益起草的编纂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的报告。第二版《全书》立足综合,实行定性认识与定位认识两个转变,即跳出一版、发展一版,要求“从概述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广阔的角度撰写条目,从偏向专业的百科全书变为综合性的百科全书。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面向21世纪、代表国家科学文化水平的中国新一代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的修改、重编工程已经启动,目前正在紧张进行中。2000年4月,我被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聘请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政治学学科顾问。如果需要,我愿为这一修改重编工作竭尽绵薄之力。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