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俞樾与《诸子平议》

http://www.newdu.com 2018-02-02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干春松    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曾国藩对他的两个门生有一句入木三分的评论:“李少荃拼命做官;俞荫甫拼命著书”。这生动构勒出李鸿章和俞樾不同的生命轨迹。
    俞樾(1821—1907),清代朴学大师。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
    道光年间进士。任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从1868年起,主讲杭州“诂经精舍”达31年之久。精究经、子、小学,律己甚严,为时称崇。章太炎、崔适、吴昌硕等近代著名学者都出自俞樾的门下。俞樾生平著述甚多,因有“花落春常在”一句被曾国藩所赏识,而将自己的著作集定名为《春在堂全集》,而其中的代表性著作有:《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等。”
    按说这三部书均是传世之作,为何这里单说《诸子平议》?因为,这部书和其他的清代讨论诸子的书一起,构成了对于经学独尊地位的冲击,并与清末民初的“西学源于诸子说”等试图以诸子的学说来消化吸收西学的运动有着内在的关系,尽管就俞樾本人而言他只是试图“以(诸)子证(儒)经”而已。他在《诸子平议》序目中说:“圣人之道,具在于经,而周秦两汉诸子之书,亦各有所得,虽以申韩之刻薄,庄列之怪诞,要各本其心之所独得者,而著之书,非如后人剽窃陈言,一唱百和也。且其书往往可以考证经义,不必称引其文,而古言古义,居然可见”。
    举个例子说,在《管子平议》卷一中,对于“顺民之经”他的解释是:“樾谨按:顺当读为训。训民之言,言教训其民之道也。古顺、训通用。《尚书·洪范》篇‘于帝其训,是训是行’。《史记·宋微子世家》训并作顺,是其证。”的确通过诸如此类的解释,我们无论是对于儒家典籍和诸子内容都会有更准确的理解。
    这本书除了俞樾在世时的刻本外,20世纪30年代上海商务印书馆将之列入“国学基本丛书”。
    《诸子平议》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1935年4月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