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图书馆编《翰墨瑰宝——上海图书馆藏珍本碑帖丛刊》第一辑(列入国家“十一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2006年8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斥资150万元精心影印出版,并在本届上海书展上隆重首发。![]() 本辑碑帖丛刊具有极高的文物、文献、书法艺术价值,其底本阵容简直可用超豪华来形容。其中《王羲之十七帖》系草书中烜赫著名帖,历代视为“逸少书中龙也”。《崔敬邕墓志》有北魏志石之冠的美誉,不衫不履,意象开阔,拓工之妙,墨色之雅,为传世诸本无法企及。 《水前本瘗鹤铭》是南朝摩崖书法艺术的瑰宝; 萧疏淡远,固是神仙之迹,以淡墨轻拓、蝉翼薄敷,雅宜隽永之意,鲜有与之比肩者。 《龙藏寺碑》历来被评为“隋代第一名碑”,是由南北朝书法向唐代书法发展过渡时期的代表作;馆藏本乃传世年代最早,存字最多,拓工最精之本。《虞恭公碑》为欧阳询最晚年之作,和介相兼,形神俱足,当为现存欧书第一;此本为清内府旧藏宋拓本,堪称海内最佳本。《王居士砖塔铭》书法瘦劲秀逸,酷似褚遂良书,为唐楷中佼佼者。《李玄靖碑》,因张从申书碑、李阳冰篆额、柳识撰文而被称为“三绝碑”。《争座位帖》评为颜书第一,谓其字相连属,诡异飞动,得于意外,最为杰思;后世将其与王羲之《兰亭序》并称为“行书双璧”。《青原山诗》是北宋书法家黄庭坚中年楷书的代表作,字势峭拔,神采飞扬,擒纵合度,深得《瘗鹤铭》神髓。《章吉老墓志》是北宋书法家米芾书艺颠峰时期的精心之作,笔法精熟,锋势齐备,流畅自然。其中前八件为国家一级文物,另《黄庭坚青原山诗刻石》、《米芾章吉老墓志》虽为国家二级文物,但极为稀见。以上碑帖历来被视为上海图书馆碑帖镇库之宝。 ![]()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本辑《翰墨瑰宝》除收入碑帖正文外,还将题签、题跋、面板、衬页也一并拍摄原大影印,追求逼真再现。印刷方面力求完美,经数上百次的调对颜色,色泽与质感达到了仿真程度,既经典又精致。装帧设计采用经折装,既传统又现代。每种碑帖还聘请著名专家、学者撰写了考证导读文章,以利欣赏临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海图书馆编《翰墨瑰宝――上海图书馆藏珍本碑帖丛刊》无论在编辑还是制作方面均达到了国内碑帖影印的最高水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