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复旦大学陈尚君教授应邀在历史所做题为《〈旧五代史〉重辑的回顾与思考》的讲座。 陈尚君介绍,《旧五代史》编撰于北宋开宝年间,是大学士薛居正组织编写而成。但是《旧五代史》的整理本身牵涉到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清人整理所依据的主要是《册府元龟》,以《册府元龟》为推导,其中包括的文献有《旧五代史》和《五代实录》,中间的区分比较困难。整理《旧五代史》应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正本清源:其一,五代历史发展的过程。这是真实的历史情况,可以通过史书以及史书以外的情况加以了解。其二,《五代实录》。其三,《旧五代史》。其四,《旧五代史》以后保存《旧五代史》和《五代实录》的文献和根据它们改写的文献。其五,明清人保存下来的研究资料。 陈尚君认为,《册府元龟》里保存的文件是《五代实录》,并提出利用现代手段将《册府元龟》里的史料全部复印,并按“人”和“时间”进行分类,并以此和《旧五代史》作逐条补合的整理方法。这个过程是极其繁琐的,在大量的核对后,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区分《旧五代史》中未注明文献来源的资料,其原则方法就是要做逐行逐句逐字的对校。对校后,除史例不同,如果两者文字百分百相同,则可视之为史料属于《册府元龟》,其余任何比例情况,则都视之为《五代实录》。 陈尚君指出,在这两种版本里,对《旧五代史》的整理可能存在以下问题:其一,《永乐大典》里有失收、失校的情况存在;其二,清辑本有意识地杜撰了古文。因此,陈尚君扩大文献史料,并尽可能地将可见史料作了整理,在将可见碑字附于文后,对可以进行订正和补充的史书进行了录入,并对宋代文献也作了加工。(刘玲华)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