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二泉映月》诞生于蜗居

http://www.newdu.com 2018-02-02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苏迅    文摘报    (责任编辑:admin)
江南古城无锡是中国的民族音乐之乡。尤其在近现代,《月夜》和《空山鸟语》的作者刘天华、创作了《西城柳》和《流水》并编撰《九宫大成》的储师竹等都诞生这里,民间音乐大师华彦钧(阿炳,1893~1950年)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当年阿炳执掌雷尊殿后由于交友不慎,产业荡尽,惟剩下无锡图书馆路30号小阁楼风雨栖身。后来,眼睛瞎了,夜深人静时他常在阁楼上琢磨一首叫《惠山二泉》的曲子,他不停地调弄着二胡的把位,修改着心中的曲谱……直到去世,阿炳至少在此蜗居30年。小阁楼实在是小,占地大概不会超过25平方米吧。现在楼上楼下各用木板割作两间,分属四“户”,每“户”也仅可安下一张床外加一案小桌而已。解放初期阿炳和老伴相继去世后,房子成了无主产业,政府用来安置无房人员,大都是单身老人。
    青年阿炳就显示出卓越的音乐天赋,他的鼓、笛、琵琶和胡琴都是一时之选,据说他演奏的琵琶套曲《龙舟》能够弹出七条龙船。1927年,阿炳失明后,只得身背琵琶胡琴,布袋里装着两块竹板沿街卖艺,真正成为一名街头艺人。最受老百姓欢迎的还是他自编自演的“唱新闻”。
    由于“唱新闻”受到当局警告,再加上病体缠身,从1947年起阿炳就不再上街卖艺而在家以修胡琴糊口。他感到自己的路就要走到尽头,卖掉了乐器,一门心思静待另一个世界的召唤。
    1950年的夏天,一位体面的先生举手叩开了图书馆路30号的大门——同乡音乐大师杨荫浏受中央音乐学院之托,专程来无锡为阿炳演奏录音。阿炳说,《惠山二泉》这首曲子真名叫《二泉映月》。杨荫浏录制完成《二泉映月》、《听松》和《大浪淘沙》等6首曲子,阿炳的身体已不堪重负。
    这年12月12日,阿炳大口吐血,一代大师的生命之焰在这座破落小阁楼中溘然而灭。作为民间艺人的阿炳,他一生曾创作作品不下700首。
    如今,图书馆路30号依然保存着阿炳生活时的格局!
    (《人民日报·海外版》4.14)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