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史记学:一门延续了两千年的学问

http://www.newdu.com 2018-02-02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新华网    (责任编辑:admin)
新华网西安8月28日专电(冯国 惠芳) “世界历史之父”司马迁两千年前写下的50余万字历史巨著《史记》,后人历代研究和注解《史记》积聚了丰硕成果,迄今论文有四千余篇,论著三百余部,字数一亿两千多万字,形成一门延续了两千年的学问--“史记学”。
    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大可说:“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学精品中,《史记》是无与伦比的‘百科全书’,有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历代无数文史大家,无不得益于《史记》的养育,得益于司马迁精神的鼓舞,对《史记》长盛不衰的研读热情,使司马迁的精神得以永存。甚至有人言,不研究司马迁就不知文化研究从何谈起,在当代《史记》已经成为普及性读物了。”
    两千多年来,为《史记》全书作注释的人,据粗略统计约有二十余家,《史记》的版本有100多种,被节译为近20种语言。西汉成帝时,褚少孙就已开始补录、研究《史记》了,其后经过三四百年的“抑史(《史记》)扬汉(《汉书》)”时期,至刘宋时裴辏的《史记集解》、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唐代张守节的《史记正义》的出现,形成了《史记》研究的第一个阶段,基本上属于微观研究,以疏通解说原文为主。
    《史记》研究的第二个阶段是唐以后到宋元明清时把《史记》的文学价值发掘出来。从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到宋朝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古、欧阳修等文学家,以及众多其他人士,基本上把史学、文学价值与思想内容都纳入了研究范围,论述文章大概有一千多篇,涉及的作者仅清代就有三百多人。
    第三个阶段则是从二十世纪的清末一直到文革结束,可说从1905年至1978年。梁启超在二十世纪初发表了新史学理论,倡资产阶级的史学方法,认为了《史记》应该搬入大学、中学课堂;同时,二十世纪的考古发掘也与研究《史记》结合起来,王国维用甲骨文来证明《史记》商代的先公先王,而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运用,更是推动了思想性的全面研究。
    张大可说,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史记》研究进入了一个黄金研究时代。研究队伍有1200多人,发表论文2000余篇,出版学术论著130余部,研究成果占了两千年来研究总量的一半;研究方法新而且多,尤以中青年学者运用的精熟。(完)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