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弟子、中山大学蔡鸿生教授的新著《仰望陈寅恪》(中华书局2004年1月),记录了跟随陈寅恪先生读书时的一些心得,披露了不少鲜为人知的故事,对理解陈寅恪先生的晚年心境,颇有帮助。 徐卫东:能否介绍一下陈寅恪教授后人的情况? 蔡鸿生:陈寅恪先生的大女儿学的是医学,现在在成都定居,二女儿学的是生物学,后来到了香港,三女儿陈美延学的是化学,在中山大学执教。 陈美延教授在搜集、编辑陈寅恪先生的文集时,我提供过一些书籍给她查引文。我也有很多问题请教她。比如,“恪”的读音,我问过她。她说,她在北平上小学时起,在填学籍报家长名时就读“que(却)”。女儿不会读错的。而且,师母、黄萱、刘节、周一良、季羡林都这样读。这个字的读法来自陈寅恪先生祖籍江西修水的族谱,属于客家方言的旧读。 (——引自《南方周末》2004.3.18 D30阅读版《不能以陈寅恪先生的是非为是非――蔡鸿生教授访谈 》) 持不同意见的: 问: “陈寅恪”的“恪”人们习惯读“què”,字典上此字读“kè”.让学生无所适从。 最近北大陈平原教授说,哈佛大学档案中标音就为“ke”。我想,西方语言中有时“que”读[k]音,如technique。是不是有人又将西方的标音que [ke]按汉语拼音去读,于是以讹传讹,“恪”读成了“que”。不知此见正确否? 答: “恪”字音在1985年12月发表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已经作了审订,规定统读为kè,徐世荣先生《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释例》(语文出版社1997年)对此作了说明:“《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初稿》审‘恪守’一词,定‘恪’音kè,注明:‘不取què音。’‘恪守’代表用‘恪’字组词,……人名如近代学者陈寅恪。”因此,“陈寅恪”的“恪”应该读kè。 就陈寅恪先生本人来说,他的外文用名是个很重要的参考。总起来说,大概有这么几种:Yinkoh Tschen,Yinkoh Chen,Yinke Chen,Yinko Chen,Tschen Yin-koh,Tschen Yinkoh,Chen Yinke,Chen Yinchieh,Chen Yinque. 大凡早期的文献,或者他自己用的形式,主要是Yinkoh或者Yinke这两种,后来的文献里面用Yinke和Yinque都比较多。陈寅恪《书信集》(三联,2001)致傅斯年第七十六署名做“Chen Yin Ke ”,可见他自己是认为读“kè”的。(中国社科院语言所词典室 杜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