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重写哲学史与中国哲学学科范式创新

http://www.newdu.com 2018-02-02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巴文泽    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中国人民大学学报联合主办的“重写哲学史与中国哲学学科范式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是会议讨论的焦点。在“如何理解‘哲学’的涵义”、“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用‘哲学’来命名是否合适”、“有没有比‘哲学’更合适的概念来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等问题上观点分歧很大。在中国哲学学科范式的历史与创新的讨论中,胡适和冯友兰作为中国哲学学科的创立者被肯定,但对他们所采用的范式却看法不一。在重建中国哲学话语系统问题上,讨论主要集中在“如何学习西方哲学而又要避免前人‘以西解中’的老路”、“如何正确地解读和诠释古代文本”的问题上。重写中国哲学史的方法问题,要做到“自己写”、“写自己”,就需要学科范式的创新,而在创新中,“中国传统的文化如何向现代转化”、“如何续接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脉”、“中国传统文化能为现代的中国甚至世界提供怎样的精神资源”等问题,是与会同志所关注的。
    与会的专家学者们认为,中国哲学学科是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是现代学科建制化的结果,作为一种事实已经存在近百年了。中国哲学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精通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西方哲学框架来发现和诠释史料的中国哲学史学科范式,是一种带有个性的中国哲学史范式,而并非是中国哲学史的惟一范式;要写出一部真正的中国哲学史,在吸取前人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需要学科范式的创新。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