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李贻衡呼吁:加大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创新

http://www.newdu.com 2018-02-02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朱定    新华网    (责任编辑:admin)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李贻衡8日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一次分组讨论中呼吁,面对民间传统文化正在加剧消失的严峻形势,必须加大抢救的力度和速度,采取切实措施加快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假如不抢救,一半民间传统文化20年内将化为乌有
    随着现代化进程、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目前我国大批风情独特的古村落、民居、作坊和其他遗址已经遭到破坏,大批珍贵的无形文化遗产因各种原因失去传承。有关专家估计,如果现在还不采取有力措施去保护和抢救的话,20年以后,至少有一半民间传统文化将化为乌有。
    赴京前,李贻衡对湖南省民间传统文化的状况作了一次深入调查,发现作为楚文化发祥地之一的湖南,民间传统文化多姿多彩,独树一帜,然而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如滩头年画是我国4大传统年画之一,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鼎盛时期年销量曾达到了700多万张,目前制作滩头年画的却只剩下一对已年近古稀的老夫妻经营的作坊,且已风雨飘摇;湘绣是我国4大名绣之一,然而随着湘绣大师们先后离世而去,著名的狮虎绣需要的一种特殊针法因为后继无人而风光不再;已有800多年历史、被称为“戏剧活化石”的目莲戏,随着表演艺人的相继去世,现在已经无法整本演出。其他如湘西蓝印花布、龙山织锦、泸溪踏虎剪纸等雅俗共赏、名闻遐迩的民间艺术,由于纹样、版式、工艺等失传,原有的品位和魅力均已不复存在。
    民间传统文化的根本出路在创新
    李贻衡说,目前民间传统文化遭遇到的困境是许多因素造成的,其中,民间传统文化本身应对不灵活,缺乏创新能力是一个重要原因。如《花木兰》这个民间传统故事在我国传了这么多年,一成不变,美国人把它拿去拍成动画片,创造了惊人的票房和影响,这就是民间传统文化创新的魅力!因此,他认为,民间传统文化的根本出路在创新,只有从社会经济发展中审视定位,从文化受众需求中探寻方向,从现实生活中吸取养分,从现代精神中激活情感,从文化碰撞中开拓新意,才能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保护与创新,我们该做些什么
    李贻衡说,传统文化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血脉和延续基因,是中华民族的根和源。在经济愈益走向全球化的时代,更应该强调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此,他建议,国家和地方都应该尽快制定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为民间传统文化的界定、保护、开发等确立法律依据。同时,逐级成立“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委员会”,统一协调、指导保护、抢救工作;尽快建立和完善民间文化艺术资料库,实行分级保护制度。他认为,可以借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的做法,推行国家民间传统文化遗产命名制,以利于更好地保护。李贻衡还建议,通过增加政府投入等办法推动民间传统文化创新,对具有产业开发价值的传统文化项目予以政策倾斜,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民间传统文化的产业开发。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