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大会堂3月8日讯 前方记者组报道:今天上午,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大会。会上,俞汝勤委员作了题为《营造宽松学术环境倡导优良学风》的发言。 发言全文如下: 营造宽松学术环境 倡导优良学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教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教育与科研单位,目前较普遍存在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不利于优良学风的树立,也影响科教事业的健康发展。这种风气表现在诸多方面。较突出的如科研工作急广求成,领导往下压指标,一年要拿到多少项目,发表多少论文,出版多少著作,获得什么级别的奖励,等等。指标与津贴级别挂钩,各个级别均有相应指标,完不成任务则津贴等级自动下降。在这种气氛与压力之下,研究人员与教师很难潜心研究学问,终日要盘算如何设法多拿项目,多写几篇论文,多编几本教材,等等。这种现象似无可厚非,但一些不良风气却由之而生。由于各种项目的来源有限。处于各级行政负责职位的人员较之一般研究人员与教师大有方便之处,权权交易由此滋生。学术论文应是科学研究成果累聚的产物。迫于急需,科研人员只好将半成品也拿出来充数,一篇长文分解为几篇短文,搭车署名、相互挂名成风。更有甚者,意志薄弱、素质低下者抄袭剽窃者有之,篡改、伪造数据者有之。教师教学选用教材,应优先采用经长期使用证明最优者。但由于指标压力,不论某教师有无足够水平,邀集若干同仁,你写一章、我编几节,自封为主编,出版新的教材。任课教师有选择教材的权力。指定学生购买使用这种自编的教材。这样既完成了考核指标,又可得到稿费,而唯一不受益甚至受害的是学生。 教学科研的管理需要规范,奖勤罚懒的想法并没有错误。但制定各种考核指标,必须考虑其导向作用。前面提到的学术论文指标是一个近年争议较多的例子。在国际上有一定信誉的SCI收录与引用数据,按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的看法,它更适合于评价科研机构或大量科学家群体,而并不适合于评价研究人员个人,更不能将不可比的数据加以比较。这方面,可能已对我国的基础研究工作产生了一些误导。建议有关科研教育主管部门不要以诸如SCI论文排名等指标将研究所与高等学校排队,这样或许能避免一些单位为了提高本单位的排名用不适宜的奖励办法进行激励。学术论文是基础研究的主要产出形式。应倡导厚积薄发,提倡“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如果我们的研究人员被迫将半成品都拿出来滥竽充数,或将一篇长文分解为几篇短文,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界的形象势必受到损害。法国研究体细胞克隆兔的研究组在克隆兔诞生前6年的艰苦工作中,该组从事基础研究的主要科学家没有发表一篇论文。按照我们有的单位的考核指标,这些研究人员恐怕早已被淘汰出局。科研项目的立项,应尽可能做到公正透明,防止“马太效应”,各种资助项目与荣誉集中在少数人身上。 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需要对一些不适当的评估、检查、考核制度进行调整。一些市场经济的管理办法,未必能照搬到科研教学管理上来。对从事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人员,不宜用过于机械的指标进行与科研周期相比期限太短的考核。对于一项本身要几年才能见到眉目的研究工作,不断施加压力频繁考核能起到什么作用?国家设置的一些奖励制度,是对一部分成绩突出的个人或群体的鼓励。各部门或单位制定的奖励办法也是如此。未获奖者总是多数。如果这种奖励制度实际上变成了对未获奖者的惩罚,那就显然不适宜了。潜心研究学问深索真理的学者,决不会为一时得不到某种奖励而动摇。但我们制定游戏规则,也要注意保护这部分厚积薄发者,勿使其被轻易淘汰出局。美国贝尔实验室以其在科技领域创造大量独创性的世界一流成果而闻名。该室的治室之道颇引人深思,那就是悬挂在其办公室的老子名言:“无为而治”。看来,在科研物质条件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在基础研究领域,让科学家出于其兴趣和爱好、“为科学而科学”自由探索,倡导除对科学真理的追求之外别无它求的风气,如《太平经》所说:“万物各自有宜,当任其所长”,正是促进出高级研究成果的上策。在一个出世界一流水平成果的研究机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老庄哲学被认为是有效的管理指导思想!问题的实质就是营造最宽松的学术环境。期望科研人员出高级成果,最起码也要做到不去干扰他们。 学风建设是科研教学战线的一件大事。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还必须从教育入手。大学教师、研究生指导教师在这方面负有特别的责任。老师要言传身教。而前面提到的一些问题,却恰好就发生在当老师这部分人身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看来,对教学科研人员的考核,应将道德学风放在重要的位置。大学教师、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道德学风提高了,年青一代的教育也就有了希望。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科学研究对一部分人已不是追求真理的一种理想,而是一种追逐功利的活动。由于这一原因,在营造较宽松的学术环境、避免让科技人员承受过大的压力的同时,对科研不端行为必须坚决反对并采取措施严格制止,绝不能听任这股学术界的逆流沾染神圣的科学殿堂。要制定规程要求科研人员自律,也要建立他律的机制。像抄袭剽窃、篡改伪造数据这类恶劣的不端行为,应制定类似奥运会对违规服用兴奋剂的运动员采用的制裁措施,例如在一定期限内取消其申请基金资助或参与其它科研活动的资格。在评奖等各种活动中,参评对象的学风记录应放在显要位置,实行一票否决。在组织监督方面,科研人员所在单位应负起责任,而决不能从本位出发掩饰过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建立了科学侦探室,公共卫生局成立了研究廉正室。我国的纪检部门应能担负起这类机构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