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甪直文物展览馆今天在被誉为“神州第一水乡”的古镇保圣寺开馆,馆内首次展出新近发现的五千五百年前的原始村落和水稻田。 据介绍,在距今五千五百年前,澄湖地区已开始有人类活动。一九七四年初,由南京博物院进行首次考古发掘,揭开了这一历史序幕,在此基础上,二00三年九月下旬,苏州博物馆和吴中区文管办再次进行了发掘,发现水井四百零二口、灰坑四百四十三个,并出土各类文物近五百件。有崧泽文化时期的彩绘陶瓶、黑皮陶壶;良渚文化时期的提梁壶;西周时期的陶尊,东周时期的铜削等珍贵文物,有不少文物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 考古中同时发现距今五千五百年的原始村落,由房址、窖藏、水沟、水井、灰坑等组成的生活区,以及由水稻田、池塘、水沟、蓄水坑、水口等组成的作业区。特别是水稻田的发现,说明在距今五千五百年前,甪直的祖先已经开始在澄湖甪直地区种植水稻,不仅证明了人工栽培水稻的历史,同时也表明当时社会经济已开始从渔猎经济向稻作农业经济的转化。 苏州甪直澄湖遗址出土文物展,以考古发掘所揭示的文化遗存与出土的珍贵文物为依据,用生动形象的手段展示甪直先民五千多年以来的生产、生活情景。走进展览馆,人们更加感受到今天的甪直——这个江南“鱼米之乡”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据北京大学资深考古专家赵辉称,苏州甪直发现的崧泽文化遗址是目前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具有很高的文物研究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