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银川12月21日电:经过初步研究整理,岩画专家目前认为,宁夏西部中卫北山岩画数量惊人、规模宏大,其中大麦地岩画区分布的古代岩画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密集程度之高堪称中国之最。专家证实,中卫北山是目前宁夏境内最大的岩画分布区,在这一区域内大麦地、黄石坡、石房圈等地都有岩画分布,遗存岩画达到近3000幅,展示个体形象有一万多个。 宁夏贺兰山岩画因其独特性而闻名国内外。近10多年来,考古专家在宁夏西部中卫县通过大量实地调查,陆续发现了中卫北山地区遗存的近3000幅古代岩画。位于中卫县城东北的大麦地岩画区,距县城15公里。这里四面群山环绕,中间山岗遍布、沟壑纵横,人迹罕至。在东西长约2公里、南北宽约3公里的范围内,山梁山沟石壁嶙峋,排列有序,1500多幅古代岩画就错落有致地凿刻在这些山梁山沟的岩面上。 原宁夏博物馆馆长、副研究员周兴华介绍说,这块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的区域是中卫北山岩画密集分布的中心,遗存岩画1509幅,展现个体形象达到6000多个。平均每平方公里遗存图像达到250多幅,超出了世界公认的判定岩画“主要分布区”规定标准的25倍,数量之大,分布密集程度可想而知。 在这一岩画群中,既有太阳、月亮、河流、山石等天体和地物图形,又有羊、马、牛、鹿、虎、刀、斧等动物和工具、武器图形。在平整的岩面上,远古人敲凿出稀疏的点状轮廓线条,仅寥寥数笔,男人、女人、猎人、武士的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岩画内容既有人们欢乐的舞蹈场面,也有日常生活场景以及残酷的战争场面。大麦地的遗存岩画中,组合图像与群体图像占大多数,每幅画面中容纳的个体图像从三五个、几十个到几百个,展现了远古人类大规模的生活生产场面。记者看到,在一块长约10米、宽1.2米,面积约12平方米的岩面上,竟镌刻着200多个姿态各异的个体图像,包括动物、人物、狩猎和符号等。专家说,在这块岩面上,每平方米的图像个数已达到18个,其密集程度在世界上十分罕见。在大麦地岩画群北坡,岩画专家还发现了珍贵的岩画版史前“维纳斯”。这幅岩画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孕妇特征:体态丰腴,两只乳房硕大饱满,腹部隆起,臀部肥大,五官省略,手壁纤细,双腿并立。专家告诉记者,这一形象是典型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石雕女性裸像的翻版。在古罗马神话中,“维纳斯”是爱和美的女神,也称为生育女神。考古学家、艺术史家把史前石雕女性裸像称之为“维纳斯”。石雕女性裸像最早发现于欧洲,属旧石期时代晚期,奥地利维伦多府曾有过实物出土,中国却一直未有相关发现。而大麦地发现的岩画版史前“维纳斯”,在国内外都属首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