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博成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在古代中国“春节”其实是在立春这一天,而农历正月初一则被称为“元旦”。天子在这一天要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据《燕京岁时记》载,到了清代“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在《清嘉录》中更是指出,立春祀神祭祖的典仪要高于冬至的规模。由此可见立春是相当受重视的。 由此可见立春是相当受重视的。(资料图)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决定使用公历。自古以来,新政权建立后需要做的极为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定正朔”。1912年1月初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改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为岁首“新年”。 正者,止于一。《春秋》载,“王正月”。《月令》中说:“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在古代只有圣王才能确立真正的时间,也就是说古代历法只能由官方计算颁定,未经御批,不准翻印。 立春为建寅之日,所以干支年份的变更不是在正月初一,而是在立春这一天。我国的民俗学和古代黄历,均以“立春”作为生肖计算的依据,这也是自古以来以立春作为“岁首”的意义之一。再者尤其是关乎到中国玄学,风水术数的计算也是以“立春”作为分水岭,所以术数界一直以来仍视这一天为新一年的开始。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从官方到民间,再到学术界,都认为立春作为生肖年的起始更为正统。 从气候学上来说,立春只是春天的前奏,在这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真正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只有我国华南地区,其他地区都还要推后两、三个月才能入春。 “咬春”习俗(资料图) 不过民间“咬春”的习俗却是不分地域的,所谓“咬春”就是立春吃春饼,早在唐代已经流行,春饼是一种烫面薄饼,用来卷菜吃。其中有熟菜,包括一些熏肉酱肉等,吃时需刀切成细丝,再配上几种家常炒菜,选用的都是时令的新鲜蔬菜。一般为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摊鸡蛋等,一起卷进春饼里吃。还有一种合菜,做法也很简单,是用五色蔬菜炒制而成,豆芽、胡萝卜丝、木耳丝、鸡蛋、韭菜,颜色鲜艳,营养丰富。 从中医角度来说,这些蔬菜也很利于养生。中医学认为,春季是推陈出新、生命萌发的时令。大自然也将呈现出一片万物复苏的景象,人体之中也应当是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立春这一日,民间传统上讲究要吃一些辛甘而升发阳气的食物,例如生姜、韭菜、豆芽、菠菜、葱等都有发散的功效,其用意也是要让人体阳气顺应时令更好地升发。尤其是韭菜,以初春时节的品质最佳,《本草纲目》中有“正月葱,二月韭”的说法,能够温中行气、解毒,增强人体对细菌、病毒的抵抗力,甚至可以直接抑制或杀灭病菌。不过,阴虚内热、疮疡及目疾患者均应忌食。 “一年之计在于春”,咬春是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祝福,也是新的一年努力拼搏的决心。 (编辑:如风)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李博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