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镜鉴唐宋金元道教兴盛要因:略谈重玄学与全真道

http://www.newdu.com 2018-02-02 腾讯道学 行苇 参加讨论

    文/行苇
    自从著名历史学家陈垣先生发表《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以来,人们习惯于将全真道视为新道教,乃至有学者认为全真道起初并非道教而是后来自己归宗入道的。这类说法甚至影响到道教内部团结。笔者以为,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实际上,陈垣先生所谓“新”,主要是从时间上看,认为全真、真大、太一道是新兴的教团,却并没有说这三个教团在思想上、信仰上脱离了道教。所谓新事物的产生必然以旧事物的存在为前提,全真固有不同于过往之处,却不能过分强调其中差异,而忽视其继承关系。
    
    全真道提倡“三教从来一祖风”反而更能代表中国文化开放包容的气度,不可以为罪。
    一、重玄学概说
    一般来说,全真道所以“新”,或者说异于之前的道教,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真道提倡严格的出家修持,不少人认为这是受佛教出家的影响。二是提倡三教平等,三家同风,三是强调心性修炼和解脱,似与禅宗相似,这都引起不少道教本位论者的反感。
    然而,这几种论调都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其一,道教的出家制度本身有其经典的依据,也是修行生活的现实制约,故而至晚在唐代已经形成成熟的出家、宫观生活制度,出家不是全真道的发明;其二,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说,儒释道三家自六朝就开始融合,无论是中国化的佛教,由韩愈、李翱开端而经宋明儒者光大的新儒学,或六朝以来的道教思想,都是三教融合的产物。可以说,隋唐以后在三教中寻找任何不受另外两教影响的纯粹“儒”“释”“道”都是不现实的,而相较于宋明理学剽学释道思想又排斥异己的做法,全真道提倡“三教从来一祖风”反而更能代表中国文化开放包容的气度,不可以为罪。至于以全真提倡心性修炼解脱而目之为禅,更是对道教思想文化的认知缺失所导致的偏见。其实全真道的这一特色,很大程度上是继承隋唐道教盛行的重玄学说而来。
    所谓重玄学,指的是一个流传于六朝至北宋,盛行于唐代的道教思想流派,代表人物众多,有梁朝孟智周、臧玄静,陈朝褚糅,隋代刘进喜,唐代成玄英、蔡子晃、黄玄赜、李荣、车玄弼、张惠超、黎元兴、司马承祯、杜光庭,宋代邵若愚、董思靖、陈景元等,几乎囊括了这一时段的全部道教名德。
    重玄学取《道德经》首章“玄之又玄”意为名。作为重玄学最杰出的代表,成玄英尊师对此四字的解释则很精准的表达了“重玄”的意涵:“有欲之人唯滞于有,无欲之人唯滞于无,故说一玄,以遣双执。又恐行者滞于此玄,今说又玄,更祛后病。既而非但不滞于滞,亦乃不滞于不滞,此则遣之又遣,故曰玄之又玄。”
    
    重玄学必然对唐宋以来的道教思想产生广泛影响,而这在全真教中体现得颇为明显。(资料图)
    据此可知,重玄之道既遣有无,又遣非有非无;有无双遣,本迹俱忘,遣之又遣,忘而再忘,以契入重玄圣境。作为一种道教思想学说,其既是一种修行方法,也是一种修为境界,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调道的本体意义,以超脱世俗、与道玄同为追求,这包含了道论、境界解脱论两个方面;二是以心性修炼为主,倡导精神解脱,这主要表现为道教的心性论思想;三是重视去两端之执,谴除滞著,这属于功夫论的内容。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重玄学将道教的本体论、心性论、认识论、修道论等都作了重要发展、全面完善和高度深化,使得道教义理在当时大放异彩,而能与儒佛两家鼎足而三。
    虽然重玄学的发展受到过佛教思想(特别是佛教中观学说)的较大影响,但本质上还是道教向老庄哲学的复归。重玄学的经典著作所讨论的问题大多围绕《道德经》、《南华经》展开,最著名的如成玄英、李荣、唐玄宗、杜光庭等对这两部尊经的注疏。此外,《玄门大义》、《道教义枢》、《无上内秘真藏经》、《海空智藏经》、《太玄真一本际经》、《常清静经》、《西升经》等都在阐发重玄说,这表明重玄学在当时为道教全体所接受。由此,重玄学必然对唐宋以来的道教思想产生广泛影响,而这在全真教中体现得颇为明显。
    
    全真强调心性修炼,追求精神超越。(资料图)
    二、全真教的重玄之道
    由于全真道追认钟吕金丹学说为本派的源头,在宗教实践中重视性命修炼而不提倡理论阐发,故而长期以来人们往往视全真道为内丹修炼教派,却较为忽视重玄学在教义教理上的影响。概括而言,重玄学对于全真道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关注:
    其一是全真道反对各种神异之论,反对执著于有形世界,而将重玄之境作为修行追求。重阳祖师《立教十五论》指出,追求肉身不死是愚昧的,修道应当超越欲界、色界、无色界,达到与道合真。长春有诗云:“东海西秦数十年,静思道德究重玄”,明确将“重玄”作为修道的核心。再如清和宗师曾说:“至寂无所寂之地,则近矣……须入真道,方见性中之天,是为玄之又玄。”丹阳弟子王丹桂《草堂集》诗云:“早早悟重玄”。知常真人姬志真《云山集》诗云:“重玄妙法身”,全真高道刘志渊《启真集》诗云:“默默究重玄”,这都表明全真道是自觉以“重玄”为修道之鹄的。
    
    全真道高度重视重玄思想的指导意义。(资料图)
    其二是全真强调心性修炼,追求精神超越。《立教十五论》云:“离凡世者,非身离也,言心地也。得道之人,身在凡而心在圣境矣。”《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载:“这真性不乱,万缘不挂,不去不来,此是长生不死也。”可见重阳立教之初,便将精神超脱视为目标。长真宗师《示门人语录》云:“若一念不生,则脱生死。”清和宗师亦云:“认得亘初微妙物,堪亲。唤作神仙不唤人”,都是将解脱安顿于心地。
    而在修行实践上,全真道也排斥各种方术——丹阳真人云:三十六道引,二十四还丹,此乃入道之渐门,不可便为大道,若穷于炉灶,取象于龟蛇,乃无事生事,于性上添伪也,此皆误人之甚矣。——而直以清静无为、明心见性为旗号,专一注重心性磨炼,锻炼尘心,除情去欲。丹阳以修道“但清静无为,逍遥自在,不染不着”十二字。栖云真人以“本来真性”为金丹,以炼心为修道彻头彻尾功夫。清和宗师也以为修行之要,在磨去食、色、睡等阴魔,防止心性昏沉。这种独重心性的取向与前述将修行的根本安置于“重玄道境”是一致的,盖“道”为重玄本体,则唯有心性、精神方能契入。
    
    全真道对重玄学有着自觉的继承和发展。(资料图)
    其三是全真家熟稔地运用了重玄学双重否定的思辨方式。丹阳语录中记载,有弟子问:“湛然常寂时如何?”师答曰:“将来和湛然都不用。”“湛然常寂”本是表述修行者有无双泯的清静状态,丹阳却说“将来和湛然都不用”,明显是“玄亦自丧”的理路。再如《栖云真人语录》有载:
    或问曰:心无染着,放旷任缘,合道也未?答云:起心无着,便是有着,有心无染,
    亦着无染,才欲静定,已堕意根,纵任依他,亦成邪见。无染无着,等是医药,无病药
    除,病去药存,终成药病。言思路绝,方始到家,罢问程途矣。
    这里不仅非常明显的体现了重玄学多重否定、取消一切对待执著的思维方式,更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医药之喻是重玄学常用的比喻,如前引成玄英说“二偏之病既除,一中之药还遣。唯药与病,一时俱消”,栖云之论与此同出一辙。
    此外,全真道高度重视重玄思想的指导意义,除广泛征引重玄学立说外,《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太上洞玄灵宝升玄消灾护命妙经》等精要阐述重玄思想的经书都被列为全真道徒日诵功课,这都说明全真道对重玄学有着自觉的继承和发展。
    
    脱离理论思想,不谈精神超越,则难称其为完整的宗教。(资料图)
    三、结语
    重玄学作为道教教义思想的高峰,曾经盛行发展达数百年之久,是道教思想智慧的结晶,同时更对道教实践产生了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在道教研究中,常过于强调对两家的吸收借鉴,忽视道教自身的传统资源。如道教的心性论、因果报应说等,皆有自身传统。再如谈及全真道心性思想,则必称受禅宗、理学影响;谈及全真教反对肉身不死,倡导出家等等,则必强调全真与传统道教的差异,甚至认为全真非道教,都不免稍觉轻率。
    宗教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功夫论的结合,脱离理论思想,不谈精神超越,则难称其为完整的宗教。重玄学为道教提供了精妙的教义理论,全真道为这些理论提供了行动的证明,这是唐宋金元道教所以兴盛的重要原因。
    (编辑:孟淅)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行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