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止水 狗作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陪伴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岁月。本文先通过对狗、犬两字的字形起源的探究,对两字在中文不同语境的使用做进一步说明。 狗陪伴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岁月。(资料图) 结合神话故事《山海经》及《镜花缘》中关于犬封国的描写以及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犬封(犬戎)国的介绍,从而展开《道德经》中“刍狗”的意义以及对中国古代犬祭文化的介绍,也是从字形演变、历史文化、神话故事等多个角度对狗在中国文化里的特殊意义做一个梳理。 狗,犬也 犬与狗在汉语中的使用区别,说法不一,我们先看看字形: 通过字形,外加汉语中“狗胆包天”、“狗仗人势”、“狗尾续貂”、“狗嘴吐不出象牙”等一系列词语可以看出,“狗”在古代使用时,多为表示缺德、不好。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持另一种说法:“狗,犬也。大者为犬,小者为狗。”这一说法,在现在的语境中比较常见,比如我们常说“警犬”、“牧羊犬”,而相对大型犬,口语中常称作“小狗”。 相对大型犬,口语中常称作“小狗”。(资料图) 正如此类,中国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对同一类物体有不同的描述。人们使用这些词时,多半会采用约定俗成的用法,同样会结合实际的语言环境得以变通,达到信息传递与情感表达的双重目的,这也是汉字的魅力之所在。 犬封国 成书于西周的《穆天子传》中,周穆王与西王相见,与之交换“野马野牛四十,守犬七十。乃献食马四百,牛羊三千”。其中的“守犬”,即守备之用的犬。西周时期,已开始养狗。而同样作为人类伙伴的猫而言,进入中国时间较晚,也正因为如此,猫未能进入十二生肖之列。 《山海经》中除了“天狗”的故事之外,还记录一个犬封国:国中的男人,都是狗的模样。《镜花缘》继承了《山海经》中的的一些材料,经作者的再创造,其中描述的“犬封国”里的人擅吃: 越吃越想吃,越吃越能吃。(资料图) “犬封国的特色就是吃,食不厌精,烩不厌细”。“此国之民,但凡有翅膀的除了苍蝇,有腿的除了板凳,其余只要能塞到肚里去的,那是一定要吃一吃的。立国数千年来,变着样子,想着法儿,只在吃喝上用功,除了吃喝,一无长处。不知道多少飞禽走兽,山珍海味变着法地进了五脏庙。而且,越吃越想吃,越吃越能吃,倘若天上的月亮太阳能捉到,那一定也早就吃得精光,把一切吃到嘴里才算是真的。” 历史上的犬封,可不像艺术作品中这般“能吃”,而是一个骁勇善战的民族,称作“犬戎”。犬戎的说法,一说来自少数民族自古有以白犬为图腾的说法,二来是对少数民族的蔑称。 烽火戏诸侯”(资料图) “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在戎狄叛周的形势下,申侯联合缯国和犬戎大举进攻宗周(即丰、镐两京,今西安西)。众叛亲离的周幽王兵败,被犬戎杀死于骊山下,宣告了西周的灭亡。”这边是那个家喻户晓“烽火戏诸侯”周幽王的下场。 刍狗与狗祭 《道德经》第五章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关于这句话,各家有注: 苏辙:“结刍为狗,设之于祭祀,尽饰以奉之,夫岂爱之,适时然也。既事而弃之,行者践之,夫岂恶之,亦适然也。” 钱钟书:“刍狗万物,乃天地无心而不相关,非天地忍心而不怜惜。”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资料图) 简单说,就是把万物、百姓像对待刍狗一样平等对待,没有偏爱的私心。这里的“刍狗”就是扎草为狗形,是人们进行祭祀时所编制的草状的狗。 人们早期是用活狗祭祀的,称作犬祭。犬祭的目的在于祈福或者用犬来祭祀山川、河流等,以达消灾解祸。《史记·封禅书》记有“秦人碟狗四门,以御蛊灾。”东汉时期,在腊日祭祀灶神时,用“黄羊”,即黄犬。《后汉书·阴识传》载:“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 祭祀山川与河流。(资料图)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事物的祈盼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古代用以祭祀日月星辰、五岳社稷等的牲畜和币帛,也逐渐被“纸马”这类牲币代替。《道德经》中“刍狗”的出现,也正是这一祭祀方式变化的最好证明。 (编辑:景卿)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止水,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