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海外汉学 > 综合述评 >

访德国汉学家顾彬

http://www.newdu.com 2018-04-14 中国文学网 毕全忠 参加讨论
  今年初,我趁到德国探亲之机,访问了德国著名汉学家、波恩大学汉学系主任顾彬教授。前两年,顾彬教授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评论引起了中国文化界的强烈反响。这次访他,是想了解德国学术界对中国文化的看法和研究的情况。波恩大学汉学系是德国也是欧洲研究中国文化的一个中心,顾彬的见解应该是有代表性的。
    汉学系主任的办公室
    顾彬教授教学工作和学术活动繁忙,我的访问是提前一周约定的。一月28日中午,我按照约定到达波恩大学汉学系。顾彬在三楼他的办公室门口迎接我。他的办公室不算小,与另一位教授共用,但堆满了书籍。四面墙壁除两个窗户外都是满架的书,地上也堆了不少书,剩给人活动的余地很少,还要放一张双人座的椅子和两把单人座椅,进入室内感觉犹如置身于荆棘丛中。
    “我搬了办公室,这里很乱。我在波恩大学搬来搬去好几次了”顾彬用流利的汉语说。
    年逾花甲的顾彬身材魁梧,方脸,满头白发,脸色红润但略显疲惫。
    “不同文化是可以互相理解的。亨廷顿的理论是错误的”
    在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我问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怎样看待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很难用几句话说清楚”他说,“民族传统文化对各民族都是很重要的。不同文化也是可以互相理解的”我提到美国学者亨廷顿的“文化冲突讨论”,顾彬说:“亨廷顿的理论是错误的。我是基督徒,信仰基督教,但我能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能读懂中国古代的经典。”
    “德国也有个民族文化定位的问题”
    顾彬接着说:“德国也有个民族文化定位的问题。德国的传统文化在第三帝国时期,就是希特勒统治时期被破坏了。接着又是东、西德分裂。统一后不论是原来的东德还是西德,都有文化定位的问题。”至于怎么定位,顾彬没有详谈。我想,他即便只是提出这个问题,也是含义深刻、很有见地的。
    德国很重视中国文化研究
    谈起德国学术文化界对中国文化的研究,顾彬教授介绍说,德国文化界对中国文化是很重视的。中国出版的很多书德国都有德语译本,甚至有的在中国国内很少有人注意的,德国都翻译出版了。德国南部的一个出版社,就正在出版十部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研究专著,其中关于孔子、孟子等几部专著就是顾彬撰写的,已经出版了一种。其他几种也都在撰写之中。
    我曾听到过顾彬正在把《红楼梦》译成德语的传说,我问他是不是有这回事。他说“没有这事!《红楼梦》已经有了两个很好的德语译本”我问:“是节译本还是全译本?”他说:“是全译本”。
    主要精力是研究中国古代哲学了
    接着谈起他自己的汉学研究。我说:“你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意见,我都了解。现在还在研究吗?”他说他写了一本《中国现代文学史》,有人在翻译成中文,他现在还在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但主要精力是研究中国古代哲学了。“我原来的兴趣就是哲学,对中国古代哲学很感兴趣”我说老子的哲学跟黑格尔的哲学有某种共同之处,顾彬说:“我年轻时喜欢《老子》《庄子》,尤其喜欢读《庄子》。现在年纪大了,就注重研究孔子和孟子。”我很理解顾彬学术兴趣的转变。孔、孟更重视社会现实问题。他说:“现在的年轻人对哲学、对古代的文化都不大感兴趣。他们关心的是现代的事,如就业问题等等。但我现在给学生讲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列子等等,学生们还是很有兴趣的”。
    孔子的两个命题
    在谈他的学术研究时,顾彬说:“《论语》《孟子》里有很丰富的哲学思想。例如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做学问为什么还要经常练习才快乐?这里有深刻的道理。德国历史上有位哲学家也专门研究过练习的问题。这引起我的注意,要研究这个问题。再如《论语》里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那么‘朝闻道’,第二天死可以不可以呢?如果是‘夕闻道’还死不死呢?”他提出这个问题让我非常吃惊。中国人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对“闻道”的极端看重。“这里隐含着孔子对死的看法、态度”顾彬说。我们知道,孔子是不讲死的问题的,学生问他关于死的问题,他说“不知生,焉知死?”而顾彬教授却从这句话去深探孔子很少谈及的对死的态度。他提到的这两个例子,中国学者是不会去关注、探究的。这里可以窥见欧美学者学术研究的一些特点。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不少优秀的作家”
    问到我的工作,我说我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深感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因此我研究传统文化,特别对《红楼梦》作了专门的研究。顾彬问我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我说,主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文化中最起作用的,它的作用而且是超越时空的。顾彬点点头。“至于《红楼梦》,我写了几篇文章,都是讲别人没有看出来的问题”我说。他问:“别人没有看出来,为什么你能看出来?”我说:“也许是因为我看得比别人仔细吧。此外,我常把《红楼梦》跟外国的文学例如德国的文学作品作比较”他问:“你看的是德文原著吗?”我说是中文译本。我知道,他是强调要懂外语、要看未翻译的原著的。谈《红楼梦》时又谈到中国的现代文学。我说:《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终结。中国现代文学基本上没有继承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我认为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弱点。顾彬很敏感,问我:“你说的是中国现代文学还是当代文学?”我说是整个现代文学,包括当代文学。他问:“也包括鲁迅吗?”顾彬是非常推崇鲁迅的。我说:“不包括鲁迅。鲁迅是古典主义文学向‘后古典主义文学’过渡的作家,他的作品带有明显的过渡性。中国现代文学中也有好几个优秀的作家,鲁迅是其中最杰出的”顾彬点点头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不少优秀作家”。从他的发问中,也可以看出他对学术问题的敏感和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谙熟。
    谈话进行了一个多小时。我见他已经颇为疲乏,不便再跟他深入探讨,便告辞了。(作者注:本文已经顾彬阅读并同意公开发表)
    原载:作者投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