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瑞 中国古人提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资料图 图源网络) 君子每天都要反省自己的所做所为是否符合天理。如果不修德,就会放纵个人的欲望,就会因迷失自己而堕落。商汤说过:“人照一照水,就能看清自己的容貌;看一看民众,就可以知道国家治理的如何。” 商汤,也被称“成汤”,是商祖契的第十四代孙,与桀大战于鸣条,最终灭夏。汤定都在现今的河南商丘,定国号为“商”,成为商朝的开国君主。 关于商汤还有很多流传后世的成语,比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网开一面”、“桑林祈雨”等,成为后世人们效仿的君子典范。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大学》中记载:商汤有一个洗漱用的盆子,上面刻着这样的铭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说人的身体,每天都会染上灰尘,所以每天都要洗。 人的精神和身体一样,也需要经常清洁(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与此类似,人的精神也必须每天都洗濯一番,体现出君子的自省精神和严于律己的人生态度。 “网开一面” 《史记殷本纪》还记载:一次商汤外出到郊外的田野中,看见有人四面张着罗网捕鸟雀,嘴里还念念有词:“从天上坠下的,从东西南北飞来的,都要落在我的网里。”商汤听了心中不忍,叹息着说:“唉,你这不是要把它们全部消灭吗?这过于残忍了,你只铺一面网就好了!” 于是命人把罗网撤去三面。并教捕鸟的人祈祷说:“想往左边走的就往左边走,想向右边逃的就向右边逃。命中该绝不听指挥的,才落入我的罗网吧。” 《史记》中记述了成汤的祷祝词:“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 君子修身,以仁爱对万物(资料图 图源网络) 成汤施仁于飞鸟的事传到南方,当时不满夏桀暴政的列国诸侯们听说了这件事,都称赞说:“汤王修身养德,他对鸟兽都如此仁义,尚且不忍加害,对待百姓肯定是很爱护的。”于是各诸侯方国不战而降,归顺了商汤。这便是“网开一面”的故事。 “桑林祈雨” 老子《道德经》中说:大兵之后,必有凶年。 《史记》记载,商朝建立不久,国内便发生一场罕见旱灾,旱情持续长达七年之久。《管子》中也叙述了这场灾情:“汤七年旱,民有无粮卖子者。” 当时的商王朝境内,烈日暴晒、河干井涸、草木枯萎、禾苗不生。百姓四处逃荒,饿殍遍野。 困难是对人的考验(资料图 图源网络) 旱情发生之初,商朝还组织人力物力抗旱,如打井开沟、引水灌渠等。但随着旱情的日益加重,这些原始的抗旱之策已无济于事。于是,商朝上下盼雨,如大旱之望云霓。 商代信占卜,当时的卜辞中便有“不雨,是天遣”之意。故自旱灾发生后,商王汤即命在郊外设祭坛,每日行“郊祭”,祈求上天降雨。 这种“郊祭”的原始仪式是:燃烧木柴,用牛羊猪狗等生畜作祭品。祭祀时史官手捧盛满牛羊等肉的三足之鼎,虔诚地向上天祷告。但尽管史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苦苦祈祷,苍天依然毫无赐雨的迹象。 大旱持续至第七个年头时,商汤寝食难安、心系民生。连续七年的大旱,对立足未稳的商王朝来说,无疑是一场最严峻的考验。于是,商汤命史官在一个叫“桑林”的地方设立祭坛,亲率伊尹等大臣举行祭祀求雨。 商代占卜之风盛行(资料图 图源网络) 汤即命史官占卜,占卜的结果是:这种烧柴祭天需用“人牲”。所谓“人牲”即人祭,就是将活人放在柴上焚烧,以此感动天地鬼神。 汤听后沉思片刻道:“我祭祀占卜求雨,本为救民,怎可用他人去焚烧呢?用我自己来代替吧!”说罢便命架起柴堆,让左右将自己的头发、指甲剪掉,淋浴洁身,向上苍祷告说:“我一人之罪,不可累及万民;若万民有罪,也有我一人承担。不要因我一人的无德,祸殃百姓万民。” 祷告完毕,汤便毅然坐到柴堆上,命左右点火。而此时突然狂风大作,一场大雨骤然降临。正因为商汤平时德行高尚、爱护百姓,所以当他虔心祷告神灵时,上天及时降下甘霖。 上天被商汤的诚心感动而救下他(资料图 图源网络) 《道德经》中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就是指像商汤这样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不用颁布严酷苛刻的法令约束百姓,而是用自身的道德行为来潜移默化地引导人们,所以商汤“行不言之教”。 我们从商汤的行为可以看出,商汤确实可称得上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君子了。他之所以成为一代圣君,与他的修身养德和仁爱之心是分不开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