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文学 >

焉得谖草 言树之背:就现在 让我们向母亲说声感谢

http://www.newdu.com 2018-05-10 腾讯儒学 周宏亮 参加讨论

    文/周宏亮
    人们都说,母爱是一种不计回报、无私付出的爱。
    
    母爱是不计回报的爱(资料图 图源网络)
    母亲将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为我们准备一日三餐,用过来人的亲身经验教育我们做人的道理,用自己的衰老换取我们的长大成人。
    母爱是伟大的,当我们面临失败时候,它给予我们重新振作起来的力量和勇气;当我们孤独无助的时候,它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鼓励。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孝顺母亲是中华文化中历来推崇的传统美德。《诗经·卫风·伯兮》里说:“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谖草是一种类似于百合的植物,民间称之为萱草或者黄花菜,古人又叫它忘忧草。“背”通“北”,指代的是母亲住的北房。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我到哪里弄到一支萱草,种在母亲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
    晚唐时期的诗人李商隐不仅仅是个痴情男子,写下了“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如此浪漫的爱情诗;同时,他也是一位众所周知的大孝子。
    李商隐入朝为官之时,他的母亲年事已高。人老了就容易生病,但由于古代的营养条件和卫生条件有限,很多现代医学可以轻松治愈的疾病对于古人来说却是夺命的不治之症。因此古人的寿命和现代人相比而言是较短的。
    得知母亲病重的消息,李商隐心急如焚,他四处奔走,遍求名医。可惜天不遂人愿,母亲最后还是撒手人寰了。面对母亲的去世,李商隐的心宛如刀割,一时间悲痛欲绝。
    
    李商隐也是一位孝子(资料图 图源网络)
    他写下了感人肺腑的《送母还乡》一诗:“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母亲在世的时候,人生还有来路;母亲不在了,人生就只剩下归途。
    小时候,母亲含辛茹苦地带大自己;尚未成名的时候,母亲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支撑著一家人的生活。
    如今自己创作的诗歌早已名誉天下、一字千金,可这份荣誉和欣喜又找谁分享呢?李商隐找不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他只能忍住喉咙里的哽咽,茫然四顾地企图在虚无的空气中寻找母亲的身影。
    
    母亲以自己的劳累和衰老为代价,抚养孩子长大(资料图 图源网络)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厌烦母亲的唠叨和嘱咐。
    母亲的唠叨,有的时候是让我们放假早点归来;有的时候是让我们收拾好房间;有的时候是让我们注意保暖、冬天不要感冒。
    年轻的时候,听多了这些唠叨就觉得心烦。可是直到有一天,当母亲突然离开了人世,我们才后知后觉地明白,原来那些长年累月的细碎唠叨,都像无所不在的春日阳光一样,是母亲对我们绵密的关心和浓浓的爱。
    
    乌鸦亦会反哺(资料图 图源网络)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对于子女的爱,就像太阳一样,日复一日地照耀和温暖著我们的生命。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就让我们利用这个机会,向一直支持和关爱自己的母亲说一声真诚的感谢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